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9月7日发文说:“我们正在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新的武器联合生产体

天天纪闻 2025-09-08 16:39:51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9月7日发文说:“我们正在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新的武器联合生产体系。乌克兰历史上首次与丹麦在丹麦领土上建造联合工厂,该工厂将生产乌克兰导弹和无人机的零部件,这些武器已证明非常有效。   按理说,乌克兰现在被俄罗斯打得焦头烂额,自己的军工设施三天两头被炸,怎么突然有闲心跑到丹麦建厂?这里面其实藏着不少玄机。首先,乌克兰的武器生产确实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根据泽连斯基本人9月6日的说法,乌克兰军队现在用的武器,近60%是国产的,这比例听起来挺高,但背后全是辛酸。   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的军工企业被炸得七零八落,生产线几乎瘫痪。为了活下去,乌克兰只能从零开始重建军工体系   他们一方面修复老工厂,另一方面到处拉投资、找合作。比如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就在乌克兰建了工厂,生产步兵战车和弹药。但光靠本土生产还不够,毕竟俄罗斯的空袭越来越狠,9月7日俄军就用了800多架无人机和13枚导弹袭击乌克兰,基辅的政府大楼都被炸了。   在这种情况下,把部分生产线转移到丹麦这样的安全地带,成了乌克兰的保命招数。   丹麦为啥愿意让乌克兰在自己地盘建厂?这可不是简单的“仗义相助”,背后全是利益算计。丹麦是北约成员国,和美国关系铁得很,但近年来也想在欧洲刷存在感。这次和乌克兰合作,至少有三个好处:   第一,提升国防工业实力。第二,捞取政治资本。丹麦一直想在欧盟和北约里当“话事人”,这次和乌克兰合作,既能讨好美国,又能展示自己对乌克兰的支持,可谓一箭双雕。   而且,丹麦还能通过“丹麦模式”,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资助乌克兰军工,既不用自己掏腰包,还能落个好名声。   第三,开拓军火市场。乌克兰的武器虽然便宜,但质量不差,尤其是无人机和导弹,在战场上表现不俗。   丹麦工厂生产的武器,除了供应乌克兰,还能卖给其他国家,毕竟现在全球军火市场供不应求。   对乌克兰来说,这次合作是绝境中的突围。他们现在面临两个大难题:一是本土生产不安全,二是西方援助不稳定。   美国国内政治斗争激烈,特朗普上台后对乌克兰的态度忽冷忽热,所以,乌克兰必须想办法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和丹麦合作建厂,既能保证部分武器的稳定供应,又能把生产线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被俄军炸毁。   更重要的是,乌克兰想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打造成“西方军工中心”。他们不仅和丹麦合作,还和德国、英国等国家搞联合生产,甚至计划出口武器。   比如乌克兰的“燃点”公司,最近就在研发射程850公里的FP-9导弹,虽然专家说这可能只是营销手段,但背后有西方公司支持,说不定真能搞出点名堂。   不过,乌克兰的如意算盘也有风险。首先,丹麦工厂生产的武器能不能及时运到前线?毕竟从丹麦到乌克兰,隔着千山万水,运输路线很容易被俄罗斯盯上。   其次,技术合作会不会泄露机密?乌克兰的武器虽然很多是国产,但核心技术可能依赖西方,一旦合作出问题,生产线随时可能被掐断。   俄罗斯对乌克兰在丹麦建厂的反应,那叫一个激烈。就在泽连斯基宣布消息的同一天,俄军发动了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无人机袭击,专门针对乌克兰的军工设施。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直言,俄军的目标就是摧毁乌克兰的武器生产和储存设施。   这其实是俄罗斯的无奈之举。乌克兰的无人机和导弹对俄军威胁太大,比如乌克兰的FP-5“火烈鸟”巡航导弹,已经多次袭击俄罗斯本土。   如果让乌克兰在丹麦建厂,武器生产能力只会更强,俄罗斯的日子会更难过。所以,俄军只能用空袭震慑乌克兰,同时警告丹麦不要玩火。   但俄罗斯的反击效果有限。乌克兰现在把部分生产线转移到国外,俄罗斯鞭长莫及。而且,丹麦作为北约国家,俄罗斯不敢直接军事打击,只能通过外交渠道抗议。   不过,俄罗斯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可能会加大对乌克兰本土的空袭,或者在国际上孤立丹麦,比如限制丹麦商品出口,或者在能源领域施压。   这场合作背后,全是国际政治的尔虞我诈。乌克兰为了生存,只能到处磕头作揖;丹麦为了利益,不惜在刀尖上跳舞;俄罗斯为了压制乌克兰,无所不用其极。   而美国呢,表面上支持乌克兰,实际上在观望。乌克兰的工厂能不能建成,丹麦的算盘能不能打响,俄罗斯的反击能不能奏效,都要看各方的博弈。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