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沙特来买导弹,中方小心翼翼地伸出一个手指,意为一千万一枚。结果沙特开

尔说娱乐 2025-09-09 12:35:41

1987年,沙特来买导弹,中方小心翼翼地伸出一个手指,意为一千万一枚。结果沙特开心地说才一亿吗?中方心想开价低了,于是补了一句是美元。沙特:当然是美元,给我来35枚,35亿美金在集装箱里。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上世纪80年代,国际军贸市场见证了一项引人瞩目的交易。 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在1987年完成的导弹贸易,不仅创下了当时中国军贸出口的纪录,更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沙特作为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虽然坐拥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在国防安全方面仍存在隐忧。 当时中东地区局势复杂,周边冲突不断,沙特急需一种能够形成战略威慑的武器系统。 在向西方国家求购受挫后,沙特将目光转向东方,开始与中国接触。 中国方面对沙特的采购意向表现出积极态度。 当时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急需外汇储备支持经济建设。 军贸出口成为获取外汇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过初步接洽,中方推荐了"东风-3"型中程弹道导弹系统。 这种导弹射程适中,精度可靠,完全能够满足沙特的国防需求。 谈判过程中,双方都展现出极大的诚意。 沙特派出高级别代表团访华,实地考察导弹性能。 中方则开放了部分军事设施,允许沙特专家详细了解导弹的技术参数和作战性能。 在价格磋商环节,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插曲: 中方报价时伸出的一根手指,被沙特方面理解为一个意想不到的数字,这个误会反而促成了交易的顺利达成。 最终达成的协议包括35枚"东风-3"导弹,总价值35亿美元。 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中国外汇储备的近两倍,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除了导弹本身,中方还承诺提供全套的培训和维护服务,确保沙特能够有效使用这些装备。 这项交易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西方国家对此感到惊讶,他们没想到中国已经具备出口如此先进武器系统的能力。 而对沙特来说,这笔交易不仅增强了国防实力,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一个可靠的战略合作伙伴。 从技术层面看,"东风-3"导弹是一种液体燃料中程弹道导弹,最大射程约2500公里,可携带常规弹头或核弹头。 其制导系统采用惯性导航,具有较高的命中精度。 中国在交付前对导弹进行了必要的技术调整,确保其符合沙特的作战需求。 这次交易的成功完成,开启了中国与沙特多方面合作的新篇章。 在此后的岁月里,两国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中国成为沙特重要的贸易伙伴,沙特则成为中国可靠的能源供应国。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项交易对双方都是共赢的选择。 沙特获得了急需的国防装备,中国则获得了宝贵的外汇收入和技术展示机会。 更重要的是,这次合作建立了两国间的互信基础,为日后更广泛的合作铺平了道路。 这项交易也展现了中国在军事装备制造领域的进步。 通过这次出口,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其国防工业的实力,为日后更多军贸合作创造了条件。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次交易成为中国军工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如今,中国与沙特的合作关系已经扩展到多个领域,但1987年的这次导弹交易始终是两国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 它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武器装备买卖,更是两个国家基于相互需求和相互尊重建立的战略合作的开始。 这次合作的成功,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军事合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主要信源:(观察者网——沙特中国东风-3中程导弹30年来首次公开曝光)

0 阅读:2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