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给俄罗斯指了条明路,要想打破美国霸权,少不了和五个国家联手。在美西方的制

柳淮蕊 2025-09-11 01:44:03

中国专家给俄罗斯指了条明路,要想打破美国霸权,少不了和五个国家联手。在美西方的制裁下,现如今的大俄可谓是举步维艰,中国专家特别提醒俄罗斯,要想突破美国的封锁,这必须要跟五个国家搞好关系,离开哪一个都不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最近俄罗斯总统普京带着大半个内阁访华,8 月 31 日到 9 月 3 日这四天时间里,签下了三十多项合作文件,西方媒体吵翻了天,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正是俄罗斯在美西方层层封锁下的破局之举。 就在普京访华前一个多月,7 月 12 日上海举行的上合智库高端论坛上,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冯玉军教授点明了关键,这位研究俄罗斯问题三十多年的专家强调,俄罗斯要想突破美国霸权围堵,必须跟五个国家搞好关系,少了谁都不行。 尤其现在美国联合盟友,已经对俄罗斯实施了超过 3 万项制裁,其中光是美国就占了 24.5%,达到 7384 项,连号称中立的瑞士都凑这个热闹,搞了 3500 多项制裁。 而现在能救俄罗斯的这五个国家中,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咱们中国。 现在中俄贸易额,已经占到俄罗斯外贸总额的三成,去年达到 2448 亿美元,美国越是制裁,咱们合作越紧密。 这次普京访华,双方不仅敲定了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天然气管道,未来每年要给中国送 500 亿立方米天然气,还把能源贸易中的人民币和卢布结算比例,提高到了 80%,这直接就是冲着美元霸权去的。 更关键的是中俄蒙新通道的建设,以后中欧班列从天津到莫斯科只要 9 天,比原来快了近三分之一。 高科技领域更是突破不小,中俄在航天、核能和人工智能项目上,已经从初步讨论推进到具体研发阶段,让俄罗斯能绕过部分西方技术封锁。 第二个国家就是印度,可能有人觉得印度跟美国走得近,但数据不会说谎。 今年年中,印度每天从俄罗斯买 170 万桶石油,俄罗斯还给着 5% 到 7% 的折扣,就算美国威胁加关税,印度国有炼油厂停了几天就又开始买了。 现在两国还搞起了卢比结算机制,1 印度卢比能兑换 0.0809 人民币,这种货币合作让美国想卡脖子都难。 就在天津上合峰会上,莫迪总理拉着普京的手,坐进总统专车私聊了 50 分钟,这种亲密互动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利益纽带 —— 印度需要便宜能源,俄罗斯也需要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对冲制裁影响。 第三个是伊朗,这两个国家在对抗西方压力上,简直是天然盟友。 今年 4 月俄伊政府间会议上,双方敲定了年输气量18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项目,5 月伊朗和欧亚经济联盟的自贸协定生效后,贸易额预计能再增 40 到 60 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战略协同,伊朗在中东牵制美国精力,俄罗斯则用核能技术支持伊朗能源发展。 这种互补性合作让西方想拆都拆不开,尤其是在霍尔木兹海峡这个全球能源命脉地带,俄伊合作直接保障了俄罗斯能源出口通道安全。 剩下两个是巴西和南非,这俩是金砖国家在南美和非洲的支柱。 今年 7 月金砖峰会上新增了不少成员国,宣言里明明白白写着要改革全球治理体系,反对单边制裁。 金砖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明确表示,要为金砖国家提供创新和技术资金支持,而且不设附加条件。 像洛阳地铁项目通过新开发银行融资,不仅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资金全程可追溯,还节约了 1.2 亿元财务成本,这种模式完全可以复制到俄罗斯的基建项目上。 巴西帮俄罗斯打开拉美市场,南非则是进入非洲的门户,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非洲区域内贸易今年同比增长 16%,这正是俄罗斯需要的新兴市场。 可能有人会问,俄罗斯为啥非得跟这五个国家搞好关系,看看那 3 万多项制裁就明白了,从高科技产品到日用消费品无所不包。 但有意思的是,IMF 预测俄罗斯 2025 年,经济增速能达到 1.8%,超过大多数 G7 国家。 这其中关键就在于合作:跟中国合作解决技术和市场问题,中俄联合搞的 "欧亚能源互联网" 用特高压技术实现能源互保。 跟印度、伊朗合作保证能源出口不中断,现在国际油价稳定在 90 美元以上,这些出口可是俄罗斯的经济命脉。 而巴西和南非则帮俄罗斯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发声,全球南方国家占了世界大多数,美国想孤立俄罗斯没那么容易。 从普京这次访华带了三位副总理、十多位部长的阵仗就能看出,俄罗斯是铁了心要走多边合作的路子。 西方越施压,俄罗斯越要抱团,这五个国家覆盖了亚洲、非洲、南美洲,既有能源伙伴,又有市场支撑,还有国际话语权助力,正好形成了对美国霸权的全方位突破。 冯教授点出的这五个国家,就是俄罗斯突破封锁的五根支柱,现在的国际形势很清楚,单靠一个国家很难对抗美国霸权,但只要这些国家攥紧拳头,西方的制裁大网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漏洞。 普京访华期间敲定的新项目,俄伊深化的能源合作等行动都在证明,霸权横行的时代正在过去,多极化的趋势谁也挡不住。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