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毛泽东让人感动的五件事,鲜为人知:   1.主席喝醉了   1944年,共产

另子维好故事 2025-09-11 23:17:57

伟人毛泽东让人感动的五件事,鲜为人知:   1.主席喝醉了   1944年,共产国际在中国的联络员、记者弗拉基米洛夫在延安举办庆祝十月革命的宴会,毛主席应邀出席。延安的条件艰苦,但宴会上的饭菜却难得地丰盛,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氛围。众人热情相邀,毛主席也被感染,多饮了几杯。谁都未曾料到,这一次饮酒,竟让毛主席喝醉了,他几乎卧床休息了一天一夜。经过这次,毛主席深刻意识到喝酒容易耽误正事,此后,哪怕再遇到需要陪客人喝酒的场合,他也会严格控制饮酒量,甚少再喝醉。   周总理对毛主席的习惯与作风了如指掌,许多场合中,周总理总会主动站出来,替毛主席挡酒,只因他清楚自己的酒量相对更好,能避免让毛主席因饮酒影响工作。这一细节,既展现了毛主席严于律己的品质,也体现出周总理与毛主席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与默契。   2.人生只有三种情况流泪   毛主席曾袒露心声,表明自己平时不爱落泪,唯有在三种情形下才会潸然泪下。其一,听闻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目睹他们深陷苦难,他便忍不住心酸落泪。其二,对于曾跟随自己的通讯员,他感情深厚,舍不得他们离开,一旦有通讯员牺牲,他便会悲痛落泪。长征时,警卫班长胡昌保为保护毛主席,在敌机轰炸中英勇献身,毛主席抱着胡昌保的遗体,泪水止不住地流。其三,当听闻妻子贺子珍身负重伤,生命垂危,他揪心落泪。1935年,贺子珍为掩护伤员,被敌机投下的炸弹击中,身负17处伤,毛主席得知后,匆匆赶到她身边,看着昏迷不醒的妻子,不禁抽泣起来。   3.一块手表戴了30年   这块意义非凡的手表,是郭沫若赠送给毛主席的。当时,郭沫若出于对毛主席的敬重与情谊,将这块表送到了毛主席手中。此后的30年岁月里,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身处怎样艰难的环境,毛主席始终戴着这块手表。它不仅是计时工具,更是陪伴毛主席度过漫长革命生涯与建设岁月的亲密伙伴。在无数个挑灯夜战、思索国家前途命运的夜晚,在奔波于各地指导工作、指挥革命斗争的行程中,这块手表始终在毛主席的腕间,滴答作响。哪怕手表逐渐老旧,表带磨损,表盘出现划痕,毛主席也未曾想过更换。   4.一生只睡木板床 毛主席对木板床的执着,贯穿了他的一生。早在少年时代,他便习惯坐在硬板床上,借着桐油灯微弱的光线,刻苦研读各类书籍。从那时起,木板床就与他相伴。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于陕北像当地农民一样睡土炕时,他也要把土炕改造成类似木板床的样子,先在炕上放一块门板再入睡;还是后来辗转各地,他的住处也总是配备着硬板床。   1948年,党中央迁至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之后又前往北平。毛泽东抵达双清别墅后,看到工作人员为他准备的弹簧床,当即皱起眉头,坚决要求换掉,直言不喜欢软床,习惯了木板床,最终管理科的同志只好找来木匠,为他赶制了一张木板床,这张床后来还被搬进了中南海。毛主席常言,人生命的三分之一在床上度过,自己在床上的时间或许更多,所以要“搞舒服”,但他所谓的舒服,并非追求柔软舒适的床铺,而是钟情于硬板床的硬与凉快。这一习惯,深刻体现了他不务奢华、安于质朴的高尚精神境界。   5.周总理逝世,他想去参加追悼会,却拍着大腿痛哭:我也站不起来了   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重重地击在毛主席的心上。毛主席与周总理携手走过了漫长的革命岁月,他们在风雨中并肩作战,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共同面对无数艰难险阻,建立了无比深厚的革命情谊。得知周总理逝世的消息后,毛主席悲痛万分,他满心想着要去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送这位亲密战友最后一程。然而,此时的毛主席已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疾病缠身,行动极为不便,甚至连站立都变得异常困难。当他无奈地意识到自己无法前往追悼会现场时,这位一生坚毅刚强、历经无数风浪的伟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拍着大腿痛哭起来。

0 阅读:68
另子维好故事

另子维好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