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是在砍柴下山的路上拾了那个在路边饿晕过去的童生。
瘦瘦长长的竹竿一根,饿得两腮都缩了进去。小和尚放下柴火试图将他搀起,可那童生晕得实,怎么唤也唤不醒。小和尚其实也还是一小儿,没那么大的力气,最后只得把好不容易捡来的柴火舍了去,半背半拖地把他带回寺庙里。
童生睁眼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小和尚。光秃秃圆滚滚的脑袋上嵌着一双黑葡萄似的水汪汪的大眼睛,眼下两颗痣生得竟格外佛性。他低着头,逆着光,正小心翼翼地帮自己擦着身上的灰,仿佛身上罩了一层佛光,闪得童生睁不开眼。看到童生甫一睁眼,他倒吓得浑身猛一激灵。
童生在寺庙里多待了几日恢复了身体才从这儿离开。借宿的日子里,他会教小和尚读书识字,给他讲赶考路上的奇闻异事,一寸一尺地拓开了小和尚的那方小小世界。
后来,童生每次赶考回来,都会来寺庙里看看小和尚,每次也都会带来新的故事。
他们始终没有交换名字,只听说童生考了两年都还未中生员。他说,等我取了功名回来看你,你自会知晓我的名字。
日子又过了很久很久,每到那个拾到童生的时节,小和尚都会跑去原地早早等着,可是却再没把那人盼回来。
小和尚这才想起师父曾说...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