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在记者会上直接撂下话:“以色列对多哈的袭击是国家恐怖主义,我们承诺对任何针对其领土的行为采取果断行动,保留一切必要措施报复。” 以色列出手袭击了多哈,目标是哈马斯的高级领导人。 这场袭击不是无人机“误炸”那么简单,以方自己承认,是策划好的定点清除行动。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明确说了,是他们干的,他们负责。 卡塔尔首都多哈,长期以来是哈马斯政治高层的常驻地,很多哈马斯谈判代表、外联人员和家属都在那里生活。 以色列已经盯了他们很久,这次趁着内部会议集体亮相,一口气动手清除。 这事在中东舆论场炸了锅,但最愤怒的不是哈马斯,是卡塔尔政府。 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勒萨尼,在记者会上说得非常直接。 他没有绕弯子,说这是“国家恐怖主义”,是对卡塔尔主权的公开挑衅。 他当着全世界媒体说,卡塔尔将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的权利,要对这种袭击做出果断回应。 这句话不只是说说。 卡塔尔向联合国正式提交了抗议文件,同时也启动了本国的法律行动。 卡塔尔外交部明确表示,这起袭击严重违反国际法,已经不是简单的军事越界,而是实打实地攻击了一个主权国家的首都,死伤的还有卡塔尔安保力量。 更关键的是,卡塔尔是美国在中东最核心的盟友之一。 美国在该国有空军基地,有数千美军常驻。 这个国家在地区冲突中一直扮演调解者角色,尤其在以哈之间充当斡旋中间人。 这次遭袭击,等于以色列打了美国一记耳光。 美国很难装作没看见。 但以色列完全不理这一套。 内塔尼亚胡在接受采访时说,哈马斯无论躲在哪儿,都会受到惩罚。 他根本不提卡塔尔的主权问题,言下之意就是:谁窝藏我敌人,我就打谁。 穆罕默德反击得很直接。 他说内塔尼亚胡此举已经扼杀了人质获释的希望,卡塔尔原本在居中协调哈马斯和以色列交换人质,现在这一击,不但让双方信任彻底崩塌,也把整个调解工作砸烂了。 这番话其实也在向美国喊话。 卡塔尔不想失去中东调解地位,更不能容忍以色列拿自己当试验场。 美国如果还想维持局势,就必须拿出态度。 阿拉伯媒体对这件事的关注度极高,《中东眼》《阿拉伯新闻》都用了“极度挑衅”“军事羞辱”这样的词。 他们说得不客气,认为以色列这次是在测试卡塔尔底线,看它敢不敢真的出手反制。 从目前公开消息看,卡塔尔确实正在评估多种回应方案。 一方面,它在联合国进行正式申诉,并争取其他阿拉伯国家支持。 埃及、约旦、阿联酋等国都表态支持卡塔尔主权完整。 另一方面,卡塔尔可能通过中止或冻结调解事务来给以色列施压。 中东很多人质交换谈判都靠卡塔尔出面居中,如果卡方撤出,中间人角色没人能替代。 还有一层博弈在军方层面。 卡塔尔虽然军力不如以色列,不代表它毫无筹码。 它背后有土耳其、伊朗的支持,甚至可以寻求中国、俄罗斯的外交撑腰。 卡塔尔国防部最近也在密集与多国军方磋商,说明他们在认真考虑防务升级。 当然,卡塔尔现在不太可能立刻军事反击,它不会就这么忍着不出招。 它或许会在其他地方给以色列“找麻烦”,比如推动阿盟制裁、切断与以方的中介协作、甚至鼓动联合国大会开特别会谴责。 这次事件还有一个特别之处。 以色列不光炸了哈马斯的“避风港”,也把中东地区各国多年努力构建的外交缓冲空间一下打破了。 中东原本靠“谁都不彻底敌对”来维持脆弱的平衡,现在这个平衡被摧毁了。 哈马斯目前没有正式回应这次袭击后续,外媒披露,多名哈马斯海外成员正在紧急撤离卡塔尔,转往土耳其或黎巴嫩。 也有部分哈马斯人员选择低调藏匿,避免再次遭遇袭击。 这表明,卡塔尔内部可能也面临外部安全压力。 一些消息源透露,以色列可能不止这一次空袭,接下来还可能对其他中东国家内的哈马斯基地发起行动。 以色列的说法是,“全球清除哈马斯领导层”已经是其战略目标。 对卡塔尔来说,如果不果断表态,就会沦为下一次袭击目标。 这次穆罕默德说得足够狠,关键在后续行动会不会跟上。 如果卡塔尔真的冻结外交斡旋、联合区域盟友、在国际组织施压,那以色列这次可能踢到了铁板。 但如果只是喊话,没有实质动作,那以色列下一次动手也许会更肆无忌惮。 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不只炸了哈马斯的安全屋,也把卡塔尔的地缘处境推到了悬崖边。 以色列已经在用战争逻辑重新安排中东秩序,而卡塔尔,只能在夹缝中选择要做出头鸟,还是转身离场。 文章参考信息: 《卡塔尔强烈谴责以军袭击:这是国家恐怖主义》·人民网·2025年9月11日
卡塔尔投资要泡汤,以色列10枚导弹炸飞1.2万亿美元,就在本年5月特朗普到塔卡尔
【6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