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之前真的有预兆吗?1994年哈萨克族民警赛尔江吃完晚饭对妻子说“你今天做的饭特别香”,当时他妻子就觉得怪怪的。他晚上值班,出门前抱着儿子亲了又亲,说“快跟爸爸说再见,爸爸要走了”,平时去值班时都不这么“腻歪”,妻子突然有种要拉住他的冲动。 在新疆阿勒泰富蕴县,一位哈萨克族民警在生死关头,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五名人质和周边数十户居民。 他,就是赛尔江·买米拉。 赛尔江出生于1964年,是这片“金山银水”滋养的哈萨克族儿子。 1987年,他追随同为公安干警的父亲买米拉的足迹,穿上了警服,成为富蕴县公安局城镇派出所的一名民警。 从此,“做一个好警察,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乃至生命”成为赛尔江毕生践行的誓言。 在偏远寒冷的富蕴县,警力有限,任务繁重。 这里是我国著名的寒极,冬季气温常降至零下三四十度,追击逃犯、巡逻防控,冻伤挂彩是家常便饭。 但赛尔江从不叫苦,总是冲锋在前。 1994年3月的一个风雪夜,高烧未退的他接到追捕持枪逃犯的任务,毫不犹豫跨上摩托车就能前去现场。 9月9日的傍晚,赛尔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与妻子塔依汗、年幼的儿子哈力克共进晚餐。 塔依汗做了他爱吃的抓饭。 饭桌上,赛尔江夹起一块羊肉刚吃完,突然抬头,夸赞妻子今天做的饭特别香。 这突如其来的赞美让塔依汗心头一怔,结婚多年,丈夫性格内敛,鲜少如此直白地表达,这反常的举动在她心中留下了一丝异样。 晚饭后,赛尔江像往常一样准备出门值夜班。 然而,临行前的一幕更让塔依汗心头不安。 他抱起儿子哈力克,一反常态地亲了又亲,然后轻声嘱咐儿子快跟爸爸说再见,爸爸要走了。 言语间流露出的那份不舍与眷恋,和平时反差太大了。 塔依汗站在门口,有一种强烈不祥预感涌上心头。 当晚22时55分,电话铃声划破了派出所值班室的宁静。 报警称两名歹徒携带土制炸药包和凶器,闯入了当地黄金公司负责人叶维湘家中,挟持了包括叶维湘夫妇在内的五名人质。 歹徒扬言“若不满足钱财、枪支的要求,便引爆炸药同归于尽。” 由于,叶家所在的居民区房屋密集,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警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赛尔江作为值班民警,他第一个冲出派出所,火速奔赴案发现场。 到达叶家院外,屋内歹徒的咆哮和人质的哭喊声清晰可闻。 增援力量尚未抵达,每拖延一秒,人质和周边群众就多一分危险。 赛尔江当机立断,决定先行潜入探查情况。 他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敏捷的身手,翻窗进入屋内。 在昏暗的光线下,他观察到两名歹徒,一人持刀,另一人则攥着炸药包和引爆装置。 其余五名人质被胁迫在客厅角落,惊恐万分。 就在赛尔江寻找最佳行动时机时,一名人质因恐惧而身体微动,瞬间激怒了歹徒。 千钧一发之际,赛尔江从隐蔽处冲出,一把将那名人质奋力推离险境,同时扑向手持炸药包的歹徒。 狭小的空间内,一场殊死搏斗瞬间爆发。 赛尔江与持炸药包的歹徒在地上激烈翻滚扭打,争夺着引爆装置。 混乱中,枪声响起,赛尔江不顾伤痛,终于夺下了歹徒手中的枪支。 然而,就在这时,另一名歹徒眼见同伙受制,竟丧心病狂地拉开了炸药包的保险! 导火索嘶嘶作响,赛尔江却没有寻找掩体自保,而是用尽全身力气,再次扑向那个手持即将爆炸的炸药包的歹徒,用自己的身体将歹徒和炸药包压在了身下。 同时向吓呆的人质们大吼:“快跑!马上要爆炸了!” 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强大的冲击波瞬间摧毁了部分房屋结构。 当后续增援的战友们冲进一片狼藉的现场时,看到的是赛尔江倒卧在废墟之中,身体依然保持着紧紧压制歹徒和爆炸物的姿势,他用自己的生命为五名人质赢得了逃生时间。 他们全部安全获救,周边居民也得以幸免于难。 而赛尔江,永远的留在了30岁。 噩耗传来,塔依汗悲痛欲绝。 她回想起丈夫离家前那反常的温情与告别,或许,那真的是丈夫在生命最后时刻冥冥之中的预感与诀别。 赛尔江牺牲后,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葬礼那天,富蕴县上千名各族群众自发涌上街头,含泪送别他们的英雄。 英雄的精神永不凋零。 赛尔江的儿子哈力克,在父亲崇高品格的感召下,长大后也穿上了警服,继承了父亲的警号064,立志要像父亲一样,守护这片土地和人民。 而塔依汗时常会想,如果那个夜晚她拉住了丈夫,结局是否会不同? 但她更深知,即使时光倒流,赛尔江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因为在他心中,“穿上这身警服,就要对得起它”的信念重于泰山。 主要信源:(中国军网——“人民警察”赛尔江·买米拉:忠诚履职 热血为民)
英雄民警的最后晚餐:一句反常夸赞,竟成生死诀别
炎左吖吖
2025-09-12 09:46:16
0
阅读: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