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特使:乌克兰无人机超美国,如果中国切断对俄罗斯的援助,战争明天就会结束 特朗普特使凯洛格在乌克兰YES年度会议上的发言,活脱脱一场精心设计的舆论表演。他说乌克兰无人机超越美国,又暗示中国切断对俄援助战争明天就结束,这话听着斩钉截铁,仔细琢磨却满是经不起推敲的小心思。 2024年乌克兰无人机产量确实吓人,号称突破了400万架,比2023年翻了十几倍,日均消耗量都能达到3000架次,但这数字背后藏着不少门道。 所谓的"超越美国",更像是拼多多式的量取胜——70%的企业都在生产FPV无人机,这种小玩意成本低、操作简单,适合搞"蜂群战术",但论技术含量,跟美国"死神"无人机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早几年乌克兰靠土耳其TB-2无人机撑场面,后来美国送来700多架"弹簧刀",这些才是真正能精确打击的家伙什。现在乌克兰号称产能惊人,可核心的芯片、导航模块还得靠从西方进口,一旦美国收紧管制,他们就得去东欧黑市淘零件,这种"组装大国"的底气,说到底还是攥在别人手里。 至于所谓中国对俄罗斯的"援助",说白了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的确,2024年中俄贸易额2448亿美元,中国从俄罗斯买的基本都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资,而俄罗斯从中国买的大多是机电产品、汽车这些民用物资,本身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谁能想到,到了西方嘴里,普通机床成了"军工设备",电子元件变作"武器零件"。俄罗斯专家倒是实诚,承认在微电子领域早就离不开中国产品,毕竟西方断供后,只有中国能提供性价比合适的替代零件。 可这跟"军事援助"压根不是一回事,就像超市卖菜刀给人,最后这菜刀被拿去杀生,总不能怪超市支持人家吧? 有意思的是,美国自己对乌援助累计都到620亿美元了,光2024年就扔了近80亿美元买无人机和导弹,却对中俄正常贸易指手画脚,这双标玩得比乌克兰无人机的战术还灵活。 战场实际情况也没那么简单。俄军光2024年1月前五天就拦截了320架乌无人机,开战以来累计摧毁的无人机超过4万架。乌克兰虽然产能惊人,但大部分是一次性消耗品,真正能对俄军构成战略威胁的中远程无人机,全年产量也才1万架左右。这种你来我往的消耗战,早就成了双方供应链的较量,不是哪一方断供就能立刻结束的。 俄罗斯这边靠着中国的电子元件和机床维持军工生产,乌克兰那边依赖美国的"海马斯"火箭炮和无人机技术,本质上都是体系化的对抗,单靠切断某一方的供应就想结束战争,好比说关掉水龙头就能让河流干涸,未免太天真了。 乌克兰无人机产业的繁荣,其实是被逼出来的战时应急措施。他们的FPV无人机单价低到几千美元,靠数量淹没俄军防御,这种打法看着热闹,却暴露了技术短板。美国虽然无人机技术先进,却舍不得大规模援助,只能给些"弹簧刀"这类轻型装备。 凯洛格把乌克兰捧成"无人机超级大国",与其说是夸赞,不如说是在给美国减少援助找借口——你看人家自己能造了,我们不用给那么多了。 说到底,凯洛格的言论更像是场政治话术表演。把战争症结归到中国头上,既能讨好乌克兰,又能转移国内对援乌政策的质疑,还能顺带抹黑中国,可谓一箭三雕。 只是这表演漏洞太多,乌克兰无人机的虚假繁荣也好,中国"援助"的夸大其词也罢,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这场战争早已成了多方角力的泥潭,不是靠几句舆论话术就能结束的。 奉劝某些人一句,真要想停火,不如多想想怎么推动和谈,而不是在谁的无人机更强、谁该切断援助这类问题上打嘴炮。毕竟战场上的无人机数量再多,也比不上谈判桌上的一句真心和平承诺。
菲律宾海军前副司令隆美尔·翁叫嚣称,“我们一直不敢面对现实,以为中国会宽宏大量,
【78评论】【5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