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的原因,其实不是寒.

浩瀚聊健康 2025-09-15 13:51:02
[失望R][失望R]很多人一遇到胃怕冷、吃凉就腹泻,就以为是"脾胃虚寒",于是拼命吃姜、喝桂圆红枣茶,甚至用附子理中丸。结果呢?要么上火长痘、口干舌燥,要么暂时缓解后又反复发作。 这个反复发作就必须让我们警醒,或许单纯祛寒治标不治本! [吧唧R][吧唧R]为什么?因为这类人的问题,根本不是单纯的"寒",而是胃里的血太少了。 1. 胃靠"血"来温暖和运化 胃就像一口锅,血就是锅里的水。 - 血足的人:锅里有水,稍微加热(温阳药)就能煮饭。 - 血虚的人:锅里没水,直接烧火(温阳药),只会把锅烧干(伤阴)、烧裂(上火)。 2. 血不足,温阳药反而坏事 盲目用温阳药(如干姜、附子): → 强行调动残余的血去运化 → 血更亏 → 虚火浮上来(口干、失眠、长痘)。 → 血虚生湿,湿遇热成痰 → 反而加重湿热(舌苔黄腻、大便粘)。 3. 为什么血会不足? - 熬夜:晚上是肝藏血的时间,不睡觉=偷偷放血。 - 节食/偏食:饮食不均衡,血无生化之源。 - 思虑过度:想得多=暗耗心血,连累脾胃。 -还有一个现代人非常重要的原因:吃辣椒喝酒. [举手R][举手R]先补血,再温和助阳 1. 先补血(给锅加水) ✅ 食疗: - 每周吃2次猪肝或鸭血(补铁生血)。 - 五红汤(红皮花生、红豆、红枣、枸杞、红糖)。 ✅ 习惯: - 晚上11点前睡(养肝血)。 - 吃饭细嚼慢咽(减少脾胃消耗)。 2. 再温和助阳(小火慢炖) ✅ 药食: - 四神汤(山药、茯苓、莲子、芡实)健脾不燥。 - 陈皮3g + 炒麦芽5g 泡水(助运化不上火)。 ❌ 忌口: - 生冷(伤脾阳)、辛辣(耗血)、甜腻(生湿)。 3. 关键穴位 - 血海穴:每天按揉3分钟,助生血。 - 足三里:温灸5分钟,补气不伤阴。 [蹲后续H][蹲后续H]养胃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该吃的少吃吧,前几天听到一句话:“各行各业都想要我的命,奈何我的命只有一条!”[失望R][失望R]饮食陷阱太多了,防不胜防!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