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本华人表示“高端轴承、精密仪器、传感器、机器人减速器、碳纤维、光刻胶以及五轴机床,这七大关键技术,中国落后于日本”,于是便有网友质问道,日本把这些技术,应用在了哪里呢? 其实,只要了解工业制造和高端装备,就能发现日本的这些技术,在世界上确实排名前列,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能够超过日本。 大家平时坐高铁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啥列车跑得那么快还那么稳?拿日本北海道的新干线来说,在零下几十度的大雪天里照样能安全高速行驶,这背后就有日本高端轴承的功劳。 日本精工NSK专门为新干线开发的轴承,装在车轮、电机和齿轮箱里,就像给机械装上了灵活又耐磨的"关节",哪怕跑上几十万公里都不容易出故障,这技术确实厉害。 再说说医院里的检查设备,很多人做胃镜、肠镜时最怕不舒服,但用奥林巴斯的内窥镜检查就轻松多了,那细细的管子伸到身体里,能把胃里、肠子里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连毫米级的小病变都漏不了。 这种精密仪器就像医生的"火眼金睛",能帮咱们早发现毛病早治疗,这就是日本精密仪器的实际用处。 现在大家用的智能手机,拍照越来越清楚,特别是在光线暗的地方也能拍得很亮,这背后离不开日本的传感器技术。 像以前的小米4、华为荣耀6这些手机,用的就是索尼IMX214传感器,它就像手机的"眼睛",能把光线变成清晰的图像。 不光是手机,日本长野县的自动驾驶公交车也靠传感器"看路",能在马路上自动避开行人和障碍,最高时速35公里稳稳当当,这都是传感器在发挥作用。 汽车生产线上那些灵活的机械臂,一会儿焊接一会儿搬运,动作又快又准,这就得靠机器人减速器了。 日本安川电机的机器人在汽车厂里可常见了,焊接车身的时候,减速器能让机械臂的每个动作都精确到毫米级。 大家想想,汽车上那么多焊点,要是每个都焊得又牢又匀,汽车能不安全吗?这就是减速器的功劳,就像给机械臂装了个"精准控制开关"。 坐飞机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现在的飞机更稳更省油了?波音787梦想客机一半的机身结构用的都是日本东丽的碳纤维材料。 这种材料比钢铁结实十倍,重量却只有钢铁的四分之一,飞机轻了油耗自然就降下来了,乘客坐着也更舒服。 平时骑的自行车、打羽毛球用的球拍,要是用了碳纤维,拿在手里轻飘飘的,用着却特别结实,这都是碳纤维的好处。 咱们用的手机电脑越来越快,离不开高精度的芯片,,芯片上那些比头发丝还细的电路,就得靠光刻胶来"画"出来。 日本Nagase公司开发的BLX系列光刻胶,能在半导体制造时精准地形成电路图案,还能减少材料浪费。没有好的光刻胶,就做不出高性能的芯片,咱们的手机电脑哪能这么好用呢? 在工厂里,加工那些形状复杂的零件就靠五轴机床了,日本山崎马扎克的五轴加工中心,能把一块金属坯料加工成飞机发动机的叶片、汽车的复杂部件,甚至是人工关节。 它能从五个方向同时切割,加工出来的零件精度特别高,误差比头发丝还小,就像航空发动机的叶片,形状弯弯扭扭还得耐高温,没有五轴机床还真做不出来这么精密的东西。 机器人减速器在汽车生产中更是少不了,汽车厂里的焊接机器人,要在车身的不同位置精准焊接,全靠减速器控制机械臂的转动角度,安川电机的机器人能在24小时不停歇的生产中保持稳定,减速器的寿命直接关系到汽车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咱们开的汽车安全性能这么好,背后就有这些精密设备的功劳。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技术看着离生活很远,但其实都藏在咱们日常用的东西里,从早上出门坐的交通工具,到看病用的医疗设备,再到手上的手机、家里的汽车,到处都有日本这些关键技术的影子,承认别人的技术领先不丢人,关键是要看到差距在哪里。 咱们国家这些年在很多领域都进步很快,但在高端轴承、精密仪器这些细分领域,确实还需要加把劲。 就像新干线的轴承,人家做了几十年,从材料到工艺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碳纤维材料,东丽从1971年就开始研究,才有了今天的技术优势。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赶上的,得靠慢慢积累和持续创新。 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找到自己进步的方向,现在咱们国家也在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不少企业在这些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 相信只要咱们脚踏实地搞研发,将来一定能在这些关键技术上赶上甚至超过别人,但现在,咱们得先认清楚事实:日本的这些技术确实用在了很多重要地方,而且做得相当不错。 这种技术实力不是吹出来的,是实实在在体现在产品和应用中的,这一点值得咱们学习和借鉴。
中日技术谈判像一场慢速拔河,日本把轴承、光刻胶、减速器攥得死紧,中国用高铁轴承、
【4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