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东北一大爷得知儿子当兵被拒,他为儿子来到军营,拿着小学课本,对部队首

海边观潮客 2025-09-19 21:44:33

1990年,东北一大爷得知儿子当兵被拒,他为儿子来到军营,拿着小学课本,对部队首长说:“我就是这里面说的烈士!” “这颗子弹差点要了我的命,从尸体堆里爬出来时,要不是朝鲜老乡搭救,我早就不在了。”李玉安指着胸前的伤痕,声音低沉地说道。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挺立在1990年的军事驻地中央,目光如炬却又波澜不惊。 李玉安为啥憋了四十年才吭声?他觉着活着就是赚了,那么多弟兄躺在朝鲜回不来,他哪有脸拿军功换好处。复员后他在黑龙江巴彦县粮库扛麻袋,一月工资不到六十块,养着八口人,十六次当先进工作者,愣没提过一句战场上的事。儿子参军被卡,档案里写“烈士后代”没法通过,他才急了眼——不是为自己,是想让娃接着报国。 组织核实后全场肃然起敬。部队特批他儿子入伍,还补进老连队。杨得志将军亲自接见,朝鲜给颁了“一级国旗勋章”,可李玉安摆摆手拒绝额外补助:“弟兄们都没了,我享福像什么话?” 批判角度看,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崇高却令人心酸。他躲着荣誉四十年,连住房困难都没张嘴,直到魏巍写信给当地政府才解决。社会对英雄的关怀机制是否太被动?若他没为儿子争取,是否一生心血皆成沉默?系统应主动挖掘善待英模,而非等他们“开口求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