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里住着一位国民党老兵。二娘心善,见他身边没有儿女,经常帮忙洗刷缝补,做了吃

海边观潮客 2025-09-19 22:44:31

我们村里住着一位国民党老兵。二娘心善,见他身边没有儿女,经常帮忙洗刷缝补,做了吃的也会送些去。老兵去世时,给了二娘一个包裹,打开后,二娘愣住了。 那会儿二娘正蹲在老兵住的小土屋门槛上,手里攥着那个巴掌大的包裹,土屋墙上还挂着她前几天刚帮老兵洗干净的蓝布衫,风一吹,布衫角扫过墙根的野草,沙沙响。周围围了几个邻居,都是听说老兵留了东西给二娘,过来凑个热闹的——毕竟这老兵在村里住了快三十年,除了二娘,跟旁人都没说过几句话,大伙儿都好奇他能留下啥。 二娘解开包裹外层的蓝布条,里面露出个褪色的铁皮盒。打开盒盖,三枚铜质勋章先滚了出来,上面的齿轮和稻穗图案蒙着层薄锈,背面刻的小字已经磨得看不清。邻居张大娘伸手想拿,被二娘轻轻拦住。盒子底下压着两封折得整齐的信,信纸黄得发脆,边角都卷了边。 “民国三十三年冬于昆明……”二娘念着信封上的字,声音有点抖。展开信纸,钢笔字写得工工整整,说的是部队要开赴前线,让家里别惦记,每月寄的饷银够买粮食。信末画了个小小的笑脸,旁边注着“让娃学认字”。另一封信没写完,墨迹晕开一大片,只看清“阵地失守”“勿等”几个字。 最底下是张黑白照片,穿军装的年轻人站在飞机旁,胸前挂着同样的勋章,笑得露出白牙。二娘突然想起,每年清明老兵都要去后山烧纸,嘴里念叨着“弟兄们等着我”。那些阴雨天他抱着膝盖哼哼,二娘总以为是老寒腿,现在才看见信里写着“膝盖弹片每逢雨疼”。 村里人都没说话。以前总有人背后说他是“国民党残渣”,嫌他孤僻不爱说话。谁也没见过这些勋章,没听过他说过打仗的事。二娘把东西小心收进盒子,墙上的蓝布衫还在晃,像在轻轻叹气。 这三十年,老兵没说过自己的故事,村里人也没问过。倒是二娘一碗热粥、几件干净衣裳,暖了他最后的岁月。有些英雄,未必挂在嘴边,只把勋章藏在心里,把伤痛埋在土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6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