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的祖先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维吾尔族的族名是怎么来的? 提到维吾尔族,很

语蓉聊武器 2025-09-20 15:40:30

维吾尔族的祖先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维吾尔族的族名是怎么来的? 提到维吾尔族,很多人会先想起他们“东亚眉眼+高挺鼻梁”的独特长相,也会好奇“维吾尔”这个族名怎么来的,甚至疑惑他们的祖先到底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 这两个问题看似独立,实则都藏在千百年的族群交融史里,咱们不妨从族名的近代变迁说起,再一步步追溯到远古的人种融合。 1934年,新疆边防督办公署和省政府发布了一道特别的通令,把一直被官方称为“缠族”的族群,正式改名为“维吾尔族”。 这道通令背后,是维吾尔族人多年的诉求——“缠族”这个称呼带着侮辱意味,他们打心底里不认可。 而“维吾尔”这个名字,其实是13年前就定下来的:1921年,维吾尔族的精英知识分子在塔什干开会,专门为族群选统一名称,最后选中“维吾尔”。 它是音译词,和元明时期的“畏兀儿”是一个意思,一开始没什么确切含义,后来才慢慢有了“团结联合”的寓意。 要是再往前追溯,这个族群的称呼变化就更多了。 元明两朝叫“畏兀儿”,宋和五代时期写“回鹘”,公元7世纪时称“回纥”,最早的记载能到公元4世纪的《魏书・高车传》,当时被记为“韦纥”,只是高车部落联合体里的一个小部落。 更有意思的是,1921年之前,各地的维吾尔人根本没有统一名字,哈密人就叫哈密人,吐鲁番人就叫吐鲁番人。 他们都是按居住地的绿洲称呼自己,像一盘散沙似的,直到“维吾尔”这个名字出现,才真正有了统一的身份标识。 说完族名,再看祖先人种的疑问。 要弄清楚这个,得先看他们的族源构成。 现在学界都认可,维吾尔族是多源民族,回纥人的源头能追到秦汉时期贝加尔湖畔的“丁零”族群。 那时候他们过着游牧生活,族群名字也跟着时代变:魏晋叫“铁勒”,北魏叫“袁纥”,隋朝叫“韦纥”,唐宋时期建立回鹘汗国,版图西到阿尔泰山、南跨大漠、北达贝加尔湖,势力不小。 可到了公元840年,回鹘汗国因内乱散了架,族人开始大迁徙:一支去吐鲁番成了“高昌回鹘”,后来成了维吾尔族主力。 一支去帕米尔高原和当地人融合。 蒙古帝国时期,新疆归察合台汗国管,不少蒙古人也融入维吾尔族,又添了新血统。 而南疆的土著居民,族源就复杂多了。 有人说他们是塞种人(传为白种人),有人说他们是匈奴后裔(也有说法称匈奴属白种人),匈奴人来之前,甘肃河西走廊的月氏人还统治过这里,到底是什么人种,一直没定论。 直到2003年,考古队在于田县阿羌乡昆仑山深处的阿克布拉克台地发现一处3000年前的墓地,清理出65座墓葬,人骨鉴定结果才揭开一角。 当时南疆就有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还有西藏人的痕迹,说明那时候青藏高原南北的人就已经在融合了。 现在基因研究更直接地给出了答案。 2024年复旦大学做的维吾尔族DNA分析显示,他们的基因组里东亚和欧罗巴基因各占一半,像两种颜料慢慢调和,分布得特别均匀,不是短时间突然通婚形成的,而是几千年积累的结果。 其实这种多源融合、族名逐步确立的情况,在回族身上也能看到。 回族主要起源于唐代阿拉伯、波斯商人,后来和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融合,元代因大规模移民形成,族名也变过好几次,明清时期“回回”才稳定下来。 现在回族主要在宁夏、甘肃,靠农业和商业发展,和维吾尔族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都藏着多民族交融的历史。 这么梳理下来就清楚了:维吾尔族的祖先不是单纯的白种人或黄种人,而是多个人种、族群千年融合的结果。 “维吾尔”这个族名,也不是一开始就有,是从古代部落称呼到近代统一定名,再到官方确认,一步步来的。 每一个细节,都是历史的沉淀,也是多民族交流的见证。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67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