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敢不敢成为第二个罗斯福?不是不敢,是无法做到!“防罗胜于防共”不是一句口号

古木过去 2025-09-21 10:44:54

特朗普敢不敢成为第二个罗斯福?不是不敢,是无法做到!“防罗胜于防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铁打的事实。罗斯福那会儿,有特殊的环境,让他能大刀阔斧地把“金屋子”里的人赶到“银屋子”去。可现在的美国,早练就了一身更精明的生存本领,特朗普想学罗斯福也学不来。 一开始,特朗普打着“让美国重新伟大”的旗号,想让制造业回流,本以为再来一遍罗斯福那套“新政”就能改变局面。 可政策一出台,各种问题就接连出现。国会里党派争斗让政策寸步难行,任何大工程要钱都能吵上好几个月。 面对庞大的金融资本与科技公司,稍微动一下税收,马上有人跳出来反对。企业自己有全球供应链,哪怕总统发话,他们只要不乐意,还是能找到法子拖延。 那特朗普学罗斯福搞大动作,为什么就是推不动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现在的美国已经不是罗斯福在位时的美国了。 在罗斯福时期,美国遭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普通人失业无数,许多家庭都揭不开锅。 罗斯福正是利用全国一片迷茫这股劲,把政府的钱撒到基建、救济、农业等各个领域,实际上把美国从混乱里拉了出来。 国会当时没有那么多意识形态对立,百姓也愿意相信政府能救命,全民的恐慌和信任让大刀阔斧的改革有了土壤。 现在美国的社会构成早变了,经济高度金融化,赚大钱的主力不是工厂车间,而是华尔街和硅谷那帮子资本大佬。 总统不仅要跟国会斗智斗勇,还得考虑大企业的立场。政策一有风吹草动,背后成百上千的说客就开始打电话活动,硬是能把一项改革拖成半拉子工程。 全球化的链条把经济拴得死死的,强行要撑开几个口子,最后反倒让自己阵脚大乱。 特朗普本想靠修边界墙立威,结果钱迟迟批不下来,临时方案、官司、舆论争斗一起上,折腾好几年墙都没修完。 更别说那场大张旗鼓宣扬的“基建周”,说要投万亿美元,最后还是各地报项目、预算扯皮,真正动工的寥寥无几。 现在美国最根本的难题,是权力已经分散给了太多利益群体。总统再有想法,也逃不过国会分歧、游说团体的阻挠和国际规则的钳制。 企业巨头的钱多路广,说服议员、组织媒体、拖慢官司,每一步都能掀起风浪。 你会发现没有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全民的“求变”氛围,也没有那种危机逼出来的团结,就算总统真心要改革,也只是空有一腔热血,难以掀起大风大浪。 事实就是,时代背景决定了罗斯福的成功,他赶上了那个需要转型的临界点,而现在的美国,各种机制制度像密布的大网,一切动作都被束缚在条条框框里。 想在这样的局势下复制当年的改革神话,根本不是胆量能解决的事,而是整个社会条件和利益分配已经彻底变了味。

0 阅读:4
古木过去

古木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