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争做安徽制造业合伙人#【#这场对接会企业为何不愿散场#】9月21日8时

大皖新闻 2025-09-22 08:38:31

#上市公司争做安徽制造业合伙人#【#这场对接会企业为何不愿散场#】9月21日8时,势加透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张学锋背着双肩包,来到了合肥市包河区衡山路1号,参加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举办的上市公司产业对接座谈会。

当天,与他一样,早早来到会场的还有60多名上市公司掌舵人、优强企业负责人和金融投资机构负责人以及安徽省16个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近年来,安徽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互动呈现出全新气象。

科创板上市公司日联科技党委书记董伟这样表达世界制造业期间的“安徽行”感受:“这两天在合肥,我们也感受到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以及政府对实体经济的大力支持。”

基于此,他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愿意以核心技术,与安徽本土企业、科研机构深入合作,一起来做很多的事。

企业家就是这样,来到一个地方,就会以近乎本能的“商业触角”来感知这一区域,一旦被足够的商业机会所吸引,他们当然会当仁不让地表达合作的热望。

而上市公司的决策层与经营“操盘手”们自然更是个中高手。

拥抱科技和产业变革中的安徽机遇,期待落地更多合作成果,成了参加这次上市公司产业对接座会上企业家的共识。

连笑称自己“不善言辞”的张学锋也坦率地表示:“安徽制造业的发展,让人很惊喜,也让我觉得有很多的合作机会。现在,大家都在争做安徽制造业‘合作人’。”

“以核心技术,与安徽深入合作”

张学锋也不记得这是今年第几次来到安徽,但他肯定下次还要来。

“我们公司专注于洁净动力无油压缩机研发与产业化,打造了全球领先的动压气悬浮技术平台。”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张学锋说,“安徽科技创新发展亮眼、制造业发展飞速,我也是多次来这里,寻找合作机会。目前,我们的新型储能技术已经运用到工业气体领域,并被一家产业链企业运用在蚌埠市固镇县的一个项目上,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这次来到安徽,张学锋坦言:“重点想考察洁净高效动力如何与安徽快速发展的制造业集群建立示范与应用推广以及投融资合作机会。同时,也希望与科大讯飞,阳光电源等头部企业建立联系与合作,共同探讨AI算力中心、储能系统热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升级。”

当前的安徽制造业正处于能级跃迁、质效提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投资窗口期,全省制造业投资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一批产业实现了“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优中做强”,也吸引了一批优质企业的目光。

“安徽省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尤其是在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创新动能。”2023年登陆科创板上市的日联科技是中国工业X射线领域的龙头企业,日联科技党委书记董伟说,“这两天在合肥,我们也感受到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以及政府对实体经济的大力支持。”

在上市公司产业对接座谈会上,董伟表示,“我们愿以核心技术,与安徽本土企业、科研机构深入合作,保障这些重点行业安全布局以及搭建产学研用平台等,并积极探索投资扩产项目,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计划直接投资2亿元以上”

一场对接会下来,苏商集团董事、CEO俞文的微信好友多了十几个,其中不少是安徽各地工信、招商部门的同志。

苏商集团是一家以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运营为核心产业的国际化大型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近年来,安徽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叠加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等多重国家战略优势,发展态势和前景令人振奋。”俞文认为,“从城市运营商的专业视角来看,投资安徽,就是投资未来。”

“我们将以此次对接交流为契机,在新型基础建设、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和产业资源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资布局,推动资源、智慧、资本等要素向安徽集聚。”俞文说。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与俞文有着同样的想法,并且行动起来。

9月9日,陆德丰达集团负责运营的飞猪旅行安徽运营中心落地合肥。“我们与阿里旗下飞猪旅行签订战略合作,安徽近些年经济发展迅速,是飞猪旅行发展的重点省份。”陆德丰达集团董事长范陆表示,未来3~5年,飞猪旅行将以线下运营方式全面进驻安徽各大城市,计划直接投资2亿元以上,用于开设四五百家飞猪旅行线下门店,预计实现就业1万人次。

老牌上市公司申达股份也已将目光投向安徽。

“2023年10月,我们在淮南设立了傲锐汽车部件(上海)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占地面积11600平方米,现有员工150人,主营业务系汽车用纺织内饰产品,涵盖顶棚、轮罩、底护板等,一年销售额已超亿元。”申达股份董事长陆志军说。

“累计投融资超百亿元”

“前段时间,我们参与的全国首只银行系险资AIC基金落地安徽。这是由工银投资与合肥产投联合发起的银行系保险资金参与的AIC股权投资基金。”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都富说。

由中国工商银行,法国安盛集团和中国五矿集团合资成立的工银安盛人寿,在全国有19家分公司、1家中心支公司和1家资产管理公司。

“早在2016年,工银安盛安徽分公司就已开业,是安徽寿险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王都富表示,公司聚焦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等金融需求,截至8月末,在安徽资金运用合计69.05亿元。工银安盛全资子公司工银安盛资管通过债权投资计划和信托计划,累计为安徽完成投融资103.8亿元。

资本的持续流入,投资融活动的活跃 ,根本上源于实体经济有着相对旺盛的资金需求。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程英春介绍,“十四五”以来,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居全国第8、长三角第2位;今年前7个月增速达到8.5%,居全国第7、长三角第1、中部第1位,“往前赶”的韧性与活力凸显。同时,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升至16.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提升至43.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42.4%、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11%。

从资本市场上看,自2020年以来,全省A股上市公司从126家增加至186家,总量稳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一。阳光能源、科大讯飞等已上市企业不断提质扩量,国盾量子、晶合集成等科技型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奇瑞汽车等行业龙头蓄势待发,一大批优强公司在安徽实现了快速扩张和跨越发展。

上市公司产业对接会结束后,人潮还久久未散去:企业家与企业家、企业家与金融大咖、企业家与政府工作人员忙着沟通、忙着留下联系方式。

多位参会的企业负责人认为,借助世界制造业大会这一高能级平台,不仅与各位行业领军者深入交流,而且更全面地感知安徽制造业的活力与潜力,将携手开拓合作共赢新空间。(江淮观察)

0 阅读:1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