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把菲律宾学者问住:1898年条约里,黄岩岛到底写没写?”高志凯在菲律宾抛

物规硬核 2025-09-22 16:43:25

“一句话把菲律宾学者问住:1898年条约里,黄岩岛到底写没写?”高志凯在菲律宾抛出这句追问,现场瞬间安静,三分钟后,掌声炸裂。    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签订的条约,以及1900年和1930年的补充条约,都没有把黄岩岛划给菲律宾,这一点非常明确——从历史文件来看,黄岩岛根本不属于菲律宾。   还有一个关键事实:在1997年之前,菲律宾出版的各类官方地图上,也从未将黄岩岛标记为自己的领土,这就好比两个人争一套房子,一方突然拿出了房产证,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对方自然无话可说。   高志凯的问题之所以让人无言以对,在于他直接援引了最具说服力的历史文件证据,避免了无意义的争论,中国对黄岩岛的主权具有深厚的历史依据,元代已发现并管辖该岛,明代郑和下西洋绘制的航海图也明确标注其位置,这种持续数百年的管辖记录在国际法层面具有充分效力。 现场三分钟的沉默恰恰表明,面对确凿的历史文件和法律依据,任何反驳都显得苍白无力,国际社会处理领土争端时,最终依据的始终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历史文件,而非情绪化的争论。   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国际上说话,不在声音大,而在说得准,一句话问到关键点上,比千言万语都管用。   高志凯这个问题问得漂亮,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如何讲道理”的课。   在国际争论中,我们常常陷入各说各话的僵局,但这件事告诉我们,最有力的争论方式就是拿出事实,直指核心,就像两个人争论,一个人突然拿出白纸黑字的证据,对方自然无话可说。   黄岩岛问题不仅是领土问题,更是一个如何在国际上讲理的问题,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遵循国际法,这个问题的背后,体现的是我们坚持用事实和法律说话的原则。   这招为什么管用?因为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讲理的,当你拿出确凿证据时,不仅对方无话可说,旁观者也会为你鼓掌,那三分钟沉默后的掌声就证明了这一点。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需要更多这样能用国际通用语言讲中国故事的人,不喊口号,不煽情,就是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这样最容易赢得尊重和理解。   最后想想,国际争端其实和日常生活没什么两样——最有说服力的永远不是谁声音大,而是谁有理有据,握紧事实这个最有力的武器,才能在复杂的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赢得支持。

0 阅读:121

猜你喜欢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