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亲口对14亿印度人,挑明了印度真正的敌人是谁! 9月21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古

银月高悬念情长 2025-09-22 17:53:14

莫迪亲口对14亿印度人,挑明了印度真正的敌人是谁! 9月21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古吉拉特邦发表讲话,直言“印度真正的敌人不是哪个国家,而是对外国的依赖”。他强调,唯有实现自力更生,才能保障国家繁荣与尊严,并呼吁重振本土造船、芯片等高科技产业。此番言论看似振聋发聩,却难掩其背后印度经济日益暴露的脆弱性。 印度近年来在经济上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规模上超过了英国和法国,甚至最近还宣称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但这些光环之下,问题也不少。印度经济结构并不均衡,服务业占比高,制造业反而在萎缩,只占经济总量的百分之十四点多,比之前还下降了。 这种依赖服务业、尤其是信息技术外包的模式,虽然带来了一定的增长,但也让经济受外部需求影响很大,全球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印度就容易受影响。 而且,制造业不强,就难以为大量劳动力提供稳定就业,也限制了产业链的完整性和抗风险能力。 莫迪现在强调要减少对外国依赖,重点发展本土工业,也是看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印度在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和技术积累方面还有不少短板,比如电力供应不稳定、物流成本高,这些都会制约制造业的发展。 莫迪提出要重振造船和芯片产业,也是意识到这些领域的关键性。他提到,五十年前印度船只还能承担百分之四十的海外贸易,现在只剩百分之五,每年付给外国航运公司的费用都快赶上国防预算了。 在芯片领域,印度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这对一个立志成为大国来说确实是个软肋。莫迪承诺年底推出首款印度制造的芯片,并计划量产,这目标挺雄心勃勃,但芯片产业需要巨额资金、高端技术和人才,印度能否在短期内突破,还得打上个问号。 过去印度也推出过“生产挂钩激励计划”想促进制造业,但效果不彰,制造业占比不升反降。所以,现在这些新计划能否落地,还得看具体的执行力和资源投入。 当然,莫迪这个时候喊出自力更生,也是应对国际压力的一种方式。美国最近对印度进口商品加征高达百分之五十的关税,还对H-1B签证施加限制,这确实让印度感到压力。 这些措施不仅影响贸易,还可能打击印度信息技术服务业,毕竟大量印度人才依赖这些签证去美国工作。 莫迪说跟美国关系再好也抵不过国家利益之争,确实是点到了要害。此外,今年五月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空战中印度失利,也暴露了国防装备对外依赖的弱点,这估计也让莫迪更坚定了要自主发展的决心。 但减少对外依赖不等于闭门造车,全球化的今天,完全脱钩并不现实,关键是如何在参与全球合作的同时提升自身能力。 莫迪这个自力更生的口号,其实并不是第一次提。早在二零二零年,他就提出过“自力更生的印度”战略,作为“印度制造”的升级版,意图通过土地、劳工、金融等方面的改革,提升经济自主性。 但几年下来,效果似乎有限。比如农业改革因为抗议被迫撤回,劳动法和土地法的改革在各地推进也不平衡。 这说明印度内部既得利益结构和制度惯性很大,改革阻力不小。而且,政府财政压力也不小,赤字高企,债务负担重,这可能会限制在基建和产业扶持上的投入。所以,莫迪的愿景虽好,但落实起来需要克服不少内部障碍。 总之,莫迪对印度人民挑明真正的敌人是对外国依赖,这显示了一种难得的清醒,也反映了印度发展道路上的现实挑战。 减少依赖、发展本土产业的方向是对的,但实现这个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政策执行、深层次的结构改革,以及在全球合作与自主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印度有年轻的人口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如果能克服内部障碍,稳步推进改革,未来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 素材来源:莫迪:印度真正的敌人是对外国的依赖 2025-09-21 19:10·参考消息

0 阅读:18
银月高悬念情长

银月高悬念情长

银月高悬念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