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终于发现了一个事情,俄军拉平上将,完全就是“乌克兰的大英雄”,这种人早就应该

兰亭说事 2025-09-23 12:42:14

普京终于发现了一个事情,俄军拉平上将,完全就是“乌克兰的大英雄”,这种人早就应该被废掉。俄罗斯方面,已经正式命令,俄军北方战区司令亚历山大·拉平上将,被剥夺军职了! 俄罗斯国防部最新的命令已经下来,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拉平上将被彻底剥夺军职,只能去鞑靼斯坦当个地方官的助手,说好听点是保留体面,说白了就是彻底告别权力中心。 要说拉平上将的指挥表现,那得从俄乌战争初期说起。2022年他刚接任俄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时,普京怕是没少寄予厚望,毕竟这人还曾在叙利亚战场积累过履历,2019年就被晋升为上将,开战前还戴着“俄罗斯联邦英雄”的勋章,怎么看都该是个能打硬仗的角色。 可真到了乌克兰战场,这位上将的指挥却持续给对手输送利益。就说当年乌军在哈尔科夫发起的反攻,拉平指挥的中部集群出现了严重的撤退组织混乱,不仅把好不容易占下的大片地盘拱手让人,还遗留下大批重武器。 开源情报网站Oryx当时统计得明明白白,那几天乌军光是完好缴获的俄军装备就有200多件,从坦克到装甲车一应俱全,其数量甚至超过了俄军正常后勤补给的单次输送量。 更让俄罗斯国内炸锅的是红利曼战役,这座连接斯拉维扬斯克和北顿涅茨克的铁路枢纽城市,本来是顿巴斯地区的门户,战略价值不用多说。 可拉平手下的几千联军愣是把战局搞砸,面对乌军进攻不仅没组织有效防御,还在被包围前就匆匆撤离,把这座刚并入俄罗斯的城市又还给了乌克兰。事后俄国防部解释说是“为避免被包围”,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分明是指挥混乱导致的溃败。 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当时气得在社交媒体上直接开骂,说他派去增援的部队找了一整天都联系不上拉平的主力,最后只能自己硬扛,撤退时才发现拉平的部队早就脱离了战场,只留下满地丢弃的装备和士气低迷的溃兵。 卡德罗夫还吐槽,就这种连利西昌斯克的缺口都堵不住的指挥官,居然还能靠“战功”升官,实在让俄军颜面尽失。 有意思的是,普京对这位持续造成战局被动的将领算是够宽容的了。2022年哈尔科夫惨败后,拉平只是被免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转任陆军总参谋长,后来还升任北方战区司令,负责哈尔科夫、苏梅方向的防务,等于给了他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 可拉平的指挥问题并未改善,2024年乌军突袭库尔斯克时,他指挥的北方集群再次出现应对迟缓的情况,即便有朝鲜援军帮忙收复失地,最后还是把苏梅州好不容易占下的领土又丢了回去。多次给予指挥机会却反复出现失误,换谁都得失去耐心。 对比一下同期其他俄军将领的表现,更能看出拉平的指挥差距。就说接替他中部集群指挥权的莫尔德维切夫,人家指挥第8集团军围攻马里乌波尔时,几天就完成合围,虽然打得艰苦但最终拿下了除亚速钢铁厂外的全部市区。 后来进攻阿卡迪夫卡,面对乌军经营多年的堡垒,调整战术用重炮和滑翔炸弹逐个拔除工事,花了不到130天就攻克了这个战略要地。 再看看拉平,指挥的战役不是丢失控制区域就是遗落装备,连友邻部队都无法与其建立有效协同,这种指挥水平能在上将位置上坐这么久,难怪俄罗斯军事博主都直言他的指挥客观上帮乌军补充了装备。 其实拉平的问题不止是个人能力,更暴露了俄军体制里的一些积弊。这位上将明显还抱着苏式指挥的老思维,前线已经进入信息化作战阶段,他却仍依赖传统通讯方式指挥,车臣部队多次想联系他协调战术都无法接通,这种脱节的指挥模式必然导致作战失利。 更讽刺的是,他被撤职前负责的北方战区,本来是保卫俄罗斯本土的重要防线,结果在他任上连库尔斯克州部分区域都未能守住,要靠外部援军才能勉强稳住阵脚,这种表现别说担任上将,恐怕连基层军官的指挥要求都达不到。 现在俄罗斯国内终于没人再为他辩护了,普京这次算是下了决心,不仅剥夺军职还将其调离军队,比起历史上那些因失职而消失的将领,拉平能保留基本待遇已经算运气不错。 说到底,战场上最可怕的不是强大的敌人,而是指挥层面的持续失误,拉平上将用实际表现证明了这一点,也算是给俄军的现代化改革提了个醒。再不启用适应现代战争的指挥人才,类似的指挥问题恐怕还会不断出现。

0 阅读:0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