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麻烦”终于来了!   如今以色列的最大麻烦从不是打不赢战争,而是打赢了

波览历史 2025-09-24 10:46:03

以色列的“麻烦”终于来了!   如今以色列的最大麻烦从不是打不赢战争,而是打赢了仗却输掉了立足的根基。2025年9月,国际刑事法院对内塔尼亚胡发出逮捕令的消息,比任何军事打击都更让以色列政坛震动。   这个习惯了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国家,正陷入司法追责、地区孤立与内政崩塌的三重困局,而这些麻烦远比战场上的对手更难对付。   9月20日,国际刑事法院正式启动对以色列高层战争罪的调查程序,明确将内塔尼亚胡及多名军方将领列为调查对象,理由是其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涉嫌故意袭击平民和阻断人道主义援助。   虽然以色列不承认该法院管辖权,但实际影响已经显现。   有欧洲国家明确表示,将依据法院调查结果限制相关人员入境,这意味着以色列官员未来出国可能面临被捕风险。   联合国国际法院此前已给出咨询意见,判定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违反国际法,这为各国采取实质行动提供了法理依据,英国、加拿大等国近期密集承认巴勒斯坦国,正是这一法理影响的直接体现。   这种司法层面的围剿,比单纯的外交谴责更有杀伤力,它正在一点点消解以色列在国际社会的合法性基础。   地区格局的突变更让以色列措手不及。9月9日,以色列以打击哈马斯为由空袭卡塔尔多哈,这个举动彻底打破了地区平衡。   要知道,卡塔尔长期以来是巴以停火的调解人,即便没有建交,两国也保持着隐形合作。   这次“背刺”让阿拉伯国家彻底寒心,9月15日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上,原本分歧重重的各国罕见达成一致,卡塔尔埃米尔直接将以色列的行为定义为“国家恐怖主义”。   值得注意的是海合会启动了联合防御机制,要知道这些海湾国家此前一直将伊朗视为主要威胁,如今却集体将以色列当成了“麻烦制造者”。   埃及作为首个与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国家,总统塞西也公开警告,以色列的行为开创了危险先例。   这种地区性的集体抵制,比单个国家的抗议更具威慑力,曾经靠《亚伯拉罕协议》打开的外交局面,短短几年就被内塔尼亚胡的强硬政策彻底葬送。   内政的混乱则让以色列的困境雪上加霜。9月17日,内塔尼亚胡顶着国内抗议浪潮出庭受审,这场拖延数年的贪腐案终于进入关键质证阶段。   检方掌握的证据显示,他涉嫌收受巨额贿赂换取政策倾斜,一旦罪名成立最高可能面临10年监禁。   为了拖延审判,他多次以处理加沙冲突为由缺席庭审,甚至让特朗普出面施压要求撤销指控,但以色列司法机构并未妥协。   庭审场外,支持与反对的民众爆发激烈冲突,特拉维夫街头每周都有反政府抗议,人们举着“贪腐总理下台”的标语,要求停止战争并改善民生。   另外,极右翼政党掌控着国家安全和财政部门,他们不断推动约旦河西岸定居点扩建,与温和派之间的矛盾已无法调和。   内塔尼亚胡为了维持执政联盟,只能不断升级军事行动转移矛盾,形成了“越打越乱、越乱越打”的恶性循环。   经济上的压力也在持续发酵。欧洲国家已经率先出手,比利时禁止进口约旦河西岸定居点商品,西班牙直接实施军火禁运,挪威主权基金更是从二十多家以色列涉军和定居点企业撤资。   欧盟那个年额超400亿欧元的贸易与科技合作协议,如今也被数百名前政要联名要求中止,而这占了以色列外贸的很大份额。   而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也亮起红灯,起因是以色列政客窜访台湾挑战中国红线,导致不少联合研发项目暂停,半导体等依赖中国市场的行业已经感受到寒意。   要知道,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一直靠外部资本和市场支撑,如今多条合作渠道受阻,经济复苏的希望变得渺茫。   美国的撑腰看似坚定,实则暗藏裂痕。9月18日,美国再次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阻止了呼吁加沙停火的决议草案,这已是冲突以来的第多次。   但欧洲盟友的离心离德让美国也难以独撑,法国外长就公开表示,以色列的自卫权不能成为违反国际法的借口。   国内层面,越来越多的美国政客开始质疑对以援助,认为不该用纳税人的钱支持“涉嫌战争罪的行动”。这种表面支持、实则观望的态度,让以色列陷入了危险的误判,以为有靠山就可以为所欲为。   网友说得实在:“以色列以为武力能解决一切,却忘了国家存续靠的是规矩和人心。”   司法追责限制了它的外交空间,地区孤立断了它的缓冲地带,内政混乱耗空了它的治理能力,这些麻烦交织在一起,远比一场战争的胜负更致命。   以色列的这些麻烦,真的能靠美国的否决权解决吗?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以色列的最大麻烦来了 2025-09-23 13:39·环球时报

0 阅读:7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