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3岁的小伙在新婚夜对妻子直言:婚后他不管做什么都要支持他,谁知,婚后他却宅在家里,闭门不出,分文不挣,他的妻子白天打工,晚上还需要做饭照顾孩子,十几年都没有任何怨言,众人嘲笑他吃软饭,谁料,十几年后,他竟成了人人羡慕的百万富翁...... 在那个将体力劳动视为唯一正途的村庄里,熊庆华从小就是个格格不入的存在,他天性安静,不喜欢与村里的孩子们嬉戏打闹,独自一人拿着树枝在泥土上勾勒线条的身影,成了他童年的标志性画面。 学校生活并未给予这个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孩子太多慰藉,除了美术课偶尔能让他展露才华外,其他科目的成绩都惨不忍睹。 16岁那年,初三未读完,熊庆华就放弃了学业,这个决定在当地人看来,无异于自甘堕落,是对未来的轻率放弃。 辍学后的七年,成了熊庆华生命中最为关键的自我探索期,他几乎足不出户,将全部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绘画中,描绘家乡的山水、田野与日常生活场景。 在村民们眼中,这无异于游手好闲,是典型的好逸恶劳,"懒汉"的恶名就这样在乡里传开。 然而,熊庆华并非害怕劳动,为了证明自己并非懒惰,他曾远赴深圳,进入工厂做流水线工人。那种机械重复的工作和被时间切割的生活,几乎摧毁了他的精神世界。 在那个钢筋水泥的丛林中,他痛苦地意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不能画画,对他而言就如同剥夺氧气,是一种生命层面的窒息。 在乡村社会的压力下,父母试图用婚姻这剂"良药",将儿子拉回所谓的正轨。 1999年,23岁的熊庆华通过父母安排的相亲,认识了付爱娇,两人很快步入婚姻。 婚后,熊庆华向妻子表达了自己最深切的愿望:希望能继续坚持绘画的梦想。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来自同样朴素乡村背景的年轻女子,给出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承诺,她会全力支持丈夫追求艺术梦想。 她承担起家中所有的农活,照料家庭的每一个角落,当孩子出生后,家庭开销骤增,她毅然决然地前往深圳工厂打工,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当她看到丈夫在工厂中失魂落魄、痛苦不堪的样子,她做出了一个在村里人看来近乎疯狂的决定:让丈夫回家专心作画,由她一人承担起养家的重担。 转机出现在2007年,熊庆华当年的同学雷才兵,一位已在艺术领域小有成就的人物,偶然看到了他的作品,立刻认出了其中蕴含的独特价值。 雷才兵将他的画带到深圳艺术市场,成功售出,为熊庆华赢得了人生第一笔艺术收入,1000元。 熊庆华的艺术价值终于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随后的发展水到渠成:个人画展、艺术公司签约、作品价格稳步攀升。 到2017年,他的一幅作品在拍卖会上拍出了130万元的惊人价格,那个曾被乡邻嘲笑的"懒汉",用一个无法忽视的数字,重新定义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与价值。 成功后的熊庆华,始终铭记妻子的付出与坚持,他深知,若没有付爱娇那近乎盲目的支持与牺牲,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而付爱娇面对丈夫的感谢,泪水中流露的是多年坚持后的释然与欣慰,熊庆华的父母也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的儿子,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价值。 付爱娇这个看似普通的乡村女子,用她朴素而坚定的爱,为丈夫的才华筑起了一道保护墙。 她或许不懂艺术的深奥,但她懂得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在世俗眼光的重压下,她选择相信丈夫眼中那个别人看不见的世界,并为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深圳女子深夜爬窗赴情人约,丈夫装睡不拦:留得住人,留不住心近日,广东深圳一
【46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