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日军活捉了八名八路军战士,三天不给饭吃、不给水喝。三天后,日军觉得他们差不多该垮了,牵来两条狼狗,绳子一松,你猜怎么着?狼狗扑上去了,但故事的结局却让日军彻底懵了。 说起这八个战士,得从他们的老家山东农村讲起。那时候,115师教导2旅6团里头,大伙儿大多是地里刨食的庄稼汉。袁飞友当班长,平时带新兵练枪,动作稳当,手上老茧厚实。孟兆阁枪法准,百米外一枪一个准头。孙玉坤壮实,抬伤员时肩上扛得稳。李会元眼尖,站岗时总能先发现动静。张二柱话少,专管爆破,扎引线时手不抖。他们1941年3月投身青口战役,任务就是挡住日伪军,护着主力撤。战役从3月19日海头镇打起,八路军连克外围据点,歼敌近千,缴枪八百多支。 3月25日晚,主攻青口,战士们在火叉巷死守,弹尽后持刀肉搏,才被五百多日伪军围住抓了。 日军这招不管用,转头拿投降书哄签字。李会元假装答应,铁丝一松,上去就扇军官耳光,士兵蜂拥按住。晚上,袁飞友牙咬铁丝磨断,先解孟兆阁,孟兆阁帮孙玉坤和李会元松绑。四人能动,其他四个留守,说你们走别管。逃时袁飞友殿后中弹倒下,孙玉坤和李会元途中力竭遇害,只孟兆阁一人回队。次日,日军发现空牢,把留守四个枪杀了。张二柱咬狗到死,八人中七个牺牲。这事搁谁身上都得服气,这些农民兵没啥高大上理论,就那股子“你咬我我也咬你”的直气儿,让日军的高级折磨显得多可笑。 回想青口战役整体,那可是八路军东进滨海敌后抗日的开门红。115师和山东纵队2旅联手,从海头起步,扫荡兴庄寺后朱堵等地,日伪据点一个个拔掉。3月26日火叉巷激战最猛,十八勇士中先有十个掩护主力,凿墙会合后并肩死拼,敌人不到三十米就挨刀。老百姓藏起八个被俘的,日军要烧村,他们冲出厮杀才落网。战役一周,毙俘日伪1600多,缴炮两门枪八百,粮食弹药一大堆。 这仗不光打出威风,还震住周边伪军,让敌后根据地稳了脚跟。 事后,部队记下这笔账。1944年,山东军区追授“青口十八勇士”称号,旗子上绣名字,档案里留痕迹。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那面荣誉战旗通过天安门,风一吹,姓名晃眼。不是旗子牛,是那股不低头的脾气传下来。类似事儿抗战期多得是,战士们用命拼出日军震惊的场面。青口这仗,歼敌规模堪比平型关,地方上至今有纪念馆,3月26日开馆,就为记这天。
1941年,日军活捉了八名八路军战士,三天不给饭吃、不给水喝。三天后,日军觉得他
历史拾遗者
2025-09-25 20:32:41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