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解剖5516例猝死者,发现猝死规律:易猝死的人,有4大特征

39健康网 2024-03-11 15:02:36

猝死,是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给个人、家庭、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每当在新闻中看见猝死案例,在心痛的同时,又怕哪一天发生在身上。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19》数据,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患者高达55万,相当于每一分钟,就有一人因此倒下。在大多数人看来,猝死是难以预测的,但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一、解剖5516例猝死者,发现其中藏有的规律

猝死,让人防不胜防,我们或许可以通过下面的研究,发现藏在猝死里的规律。

2020年全国性学术期刊《中国急救医学》曾刊登过《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通过分析研究5516名猝死者的尸体解剖特点,发现猝死的人群身上存在有4大规律。

1.猝死者多为情绪激动、过于劳累

在有记录诱因的案例中,主要的因素为情绪激动(25.66%)和劳累(24.53%),加起来超过了一半的比例。

人在情绪激动时,很可能会诱发心梗、心律失常,最终引起猝死,还会影响到大脑、肺部以及乳腺的功能。而劳累更多是“温水煮青蛙”,对身体的伤害会一点点累积,最终爆发。

2.高血压患者最容易猝死

有既往病史的猝死人群中,高血压占比达到了37.95%。

有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在30岁时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较常人增加了30%。随着血压的上升,猝死风险也会进一步上升。

3.心源性猝死是首要原因

诱发猝死的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占比达到了57.76%,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冠心病猝死、肺源性猝死以及脑源性猝死。

心脏骤停4分钟后就会给脑细胞带来不可逆的损伤,10分钟以上,即便是抢救过来也会脑死亡,即植物人。心源性猝死的人群,急救需要在4分钟内完成。

4.31-63岁是高发年龄段

中年是疾病形成的高危阶段,加上社会压力大、工作节奏快,容易出现熬夜、应酬和饮食不规律的情况,导致“三高”的产生,出现以冠心病为首的心源性猝死等。

二、胸口刺痛几秒,是猝死吗?前兆有这4个

人到中年,不少人都感受过胸口突然刺痛了几秒,就会怀疑这是心脏扛不住了吗?是猝死的前兆吗?

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惠慧表示,胸口偶尔出现刺痛且刺痛的部位不固定,几秒钟就恢复了,一般无需过多担心。这多半不是心绞痛、冠心病,因为心肌缺血所致的疼痛持续时间比较长,不会几秒钟就恢复。

真正需要担心的是这4个猝死信号,把握住了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才能防患于未然。

1.心脏病发作前,患者的后背、头皮、手心等处会异常的大量出汗,一旦发现要及时就医。

2.在没有剧烈运动、缺乏睡眠以及生病等前提下,身体突然胸闷、憋气,且持续时间较长的话,则很可能是心脏出现了问题。

3.心脏病的患者经常会感觉肩颈、下巴以及手臂疼痛,这是心肌缺血的表现。

4.无缘由出现心跳加速,这类人群一旦发生心室性心搏过速,很可能在短时间内猝死。

三、远离心脏最怕的5件事,预防猝死

临床上将猝死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死能占8成以上。

心源性猝死又称为心脏性猝死,是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下面5件事最伤心脏,避开就能极大避免猝死的发生。

1.过量、不规律饮食

很多人白天工作繁忙,晚上下班回家后就喜欢大吃大喝犒劳自己,但这个行为非常不健康。

摄入过量的食物,尤其是在晚上会导致胃肠道负担变重,大量的血液集中在胃部进行消化,心脏会因此而超负荷工作,容易出现消耗的血液>供应的血液,诱发心肌缺血。

2.排便太用力

排便用力会导致腹压上升,容易引起血压骤升、心脏负担加重,可能会引起心绞痛、心梗发生。

3.压力过大

长期处于压力过大、情绪紧张的状态下,会让心脏负荷加重,很可能会引起心脏病发作,诱发猝死。

4.长时间洗澡、泡澡

长时间处于高温的环境下,会让体内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心率也容易因此而出现异常。

且洗澡时空气是不流通的,更容易出现胸闷、心慌、心脏不舒服等症状。

5.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容易导致心率加快、血压骤升、心肌缺血,本身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意外,所以运动一定要选择合适的。

猝死并不是无迹可寻,也不是难以预防的,只要及时发现前兆,少做伤害心脏的事,就能极大减少发生的概率。

参考资料:

[1]《5516例猝死者数据显示:易猝死的人,有4个特征!记住1个方法,能救命!》.我是大医生官微 2024-01-06

[2]《千万要当心!身体发出的这些信号或是猝死前兆!》.人民网健康 2022-08-01

[3]《猝死警告!心脏出现这些信号别大意!》.广西疾控 2023-03-2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 阅读:792
评论列表
  • 2024-03-16 06:32

    猝死,在众多的死亡方式的一种,如果真能让人选择死亡方式的话,我想这玩意儿绝对能占榜首!首先猝死的时间短(十分钟以内、又无多大痛苦(根据几次亲眼目测得知),更不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抢救经济压力……我觉得这是最人道最有尊严的死亡方式!沒有之一!唯一的缺点就是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到来!

  • 2024-03-16 02:21

    猝死的人,都是修来的福气

  • 2024-03-16 06:10

    还是想开一点吧,人人都会死,早点走晚点走的区别。

  • Dawn 1
    2024-03-16 12:42

    寿终正寝是最大福气,猝死是第二福气

  • 2024-03-15 22:38

    我把生死看淡了 随时准备走人

  • 2024-03-16 09:38

    死得快是福气 当然太年轻的除外

  • 2024-03-15 20:53

    我宁愿有尊严的猝死也不愿无尊严的苟活。

  • 2024-03-16 11:49

    这是最好的归宿,没有痛苦。

  • 2024-03-16 13:50

    人生苦短,死亡无常,这是人类共同的命运。

  • 2024-03-16 06:27

    ,不是你动的,你为什么要救

  • 2024-03-15 23:22

    此事关系重大,需立即采取措施。请速派医师前往各地,诊治患者,防止病情扩散。

  • 2024-03-16 04:49

    又开始胡扯忽悠人了,你解剖5516例?天天泡在死人堆里,一天两个也得10年

  • 2024-03-16 14:00

    本来可能还能活,你不碰他会死吗?万一换来这样的结果,相当于背负了一条人命,外加经济损失

  • 2024-03-16 01:10

    能发现八成已经不错了

  • 2024-03-16 06:17

    有的人,知道自己哪天过世,你们信不?

  • 2024-03-16 10:48

    人生在世,应当珍惜时光,努力修行,追求真理。生前的长眠只是暂时的休憩,而死后的长眠却是永恒的沉寂。

  • 2024-03-16 08:50

    为何新冠病毒后猝死的人特别多,三、四十岁的人也不少,解剖了5000多例,还没找到解决猝死的办法?

  • 2024-03-16 06:01

    心里情绪多半是怨气压抑及精神焦虙紧张导致的,一但暴怒会伤身因为身体里面的五种器官跟心脏是连为一个整体的,动全身整个内脏跟着受累

  • 2024-03-16 03:31

    管劳过度会造成猝死吗?

  • 2024-03-16 05:59

    一种没有痛苦,短暂性就死亡的方式,如果年龄大了是好事吧!

  • 2024-03-16 01:40

    学佛的终其一生最求的就是一个痛快的好死。

  • 2024-03-16 01:04

    有闲工夫研究一下疫苗带来的后遗症吧

  • 2024-03-16 06:10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跑步的,说实话,跑步是最差的一种锻炼方式

  • 2024-03-16 01:23

    修成正果,鲁智深坐那就死了。

  • 2024-03-16 12:17

    新岁又何妨?纵使累死,亦不悔矣。

  • 2024-03-16 06:08

    猝死听起来很吓人,他本人确实毫无痛苦,应该是最舒服的死法。

  • 2024-03-16 05:06

    此言甚是,身体健康乃是最重要之事。

  • 2024-03-16 01:26

    壮志未酬身先死,纵死犹能作鬼雄。

  • 2024-03-15 21:22

    解剖了这么多?哪里获取的大体?

  • 2024-03-16 00:31

    【青壮年猝死综合症】一直原因不明

  • 2024-03-15 21:20

    五千米也就是充分热身的程度,天气冷点的地方可能还不够。

  • 2024-03-16 07:44

    非医务人员成功赔肋骨,失败你赔偿

  • 2024-03-16 02:34

    谁敢?!家属说是你给弄的怎么办

  • 2024-03-15 23:19

    猝死与失能痴呆癌症拖死,你怎么选

  • 2024-03-16 08:03

    此事关乎人命,当以稳妥为重。首先,我们需要对猝死的原因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

  • 2024-03-16 06:38

    人到中年 顿感人生压力好大 上有老下有小 看开点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A.
    2024-03-16 14:11

    人要是无病无灾活到90岁猝死那该多幸福啊!

  • 2024-03-16 01:52

    都死过了 那咋知道的哪

  • 2024-03-15 23:26

    防猝死的七个时刻你学会了吗

  • 2024-03-16 07:08

    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猝死了

  • 2024-03-16 08:52

    在好的医疗条件,在有钱,在有地位,也难逃猝死的病魔。

  • 2024-03-16 09:29

    生活环境,营养均衡,医疗水平都有关系,最大的因素还是遗传

  • 2024-03-15 21:26

    我今天才接到堂妹去世的消息,就让我看到这篇文章。她才十九岁啊,平时身体很好的[哭哭]

  • 2024-03-16 00:48

    排便用力是否会导致猝死?

  • 2024-03-16 11:32

    猝死警惕!40岁以下年轻人是高危人群

  • 2024-03-16 06:10

    应该不是一个医生干的活

  • 2024-03-16 08:14

    “第一,基础病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这也算研究成果?

  • 2024-03-16 03:36

    是啊,珍惜生命,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想的,但谁也不知道明天或意外究竟是谁先到,所以也只能活在当下……好好的活着就是幸福……

  • 2024-03-15 20:02

    朋友的朋友,前几年喜欢骑自行车,骑行过西藏,前两月骑个几十公里,猝死在路上

  • 2024-03-16 10:39

    猝死都是有先兆的,提醒了我们要注意了。

  • 2024-03-16 11:23

    我认识一位医生,医术人品都不错。他天天早上去跑步五千米!在一次晨晨跑中突然倒下了,再也没能起来!这就是锻炼过度猝死吧,喜欢跑步的朋友们要引以为戒了,锻炼很重要,但一定量力而行,不可超越身体的负荷!

  • 2024-03-16 07:45

    吾观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马拉松之事,虽非吾所熟知,然据吾所知,运动过度或过于激烈,确有可能导致猝死。

  • 2024-03-16 13:13

    楼主说的也是对的,环境和饮食也对人的体质寿命有作用的。

  • 2024-03-15 20:02

    充分、有质量的睡眠!!!

  • 2024-03-15 22:22

    医生说:近期腿部血管血栓造成的猝死现象增多。

  • 2024-03-16 02:26

    抛开道德而言,猝死或许是能够在最短时间以最少痛苦体面离开人世的方式

  • 2024-03-16 02:31

    無限慈心祝福迴向,祈願世間没有苦難,人類和平友愛。

  • 2024-03-16 09:23

    真正需要担心的是这4个猝死信号,把握住了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才能防患于未然。

  • 2024-03-16 03:23

    你平时工作中会有心悸的情况出现吗?

  • 2024-03-16 13:00

    这些人先天已经有心肌炎,心肌紧塞

  • 2024-03-16 04:37

    但凡有人去救,只要没救活,救人这个人就不要想走了。CJ会找你,死者家属会揪住你。永无宁日,

  • 2024-03-16 14:01

    笑声中藏着何种心机?江湖之事,岂能尽如人意。

  • 2024-03-16 00:24

    请问你有这五个共同点吗

  • 2024-03-16 09:17

    重大发现:猝死的人一般都是心脏不跳了

  • 2024-03-16 01:33

    看年龄吧,太年轻了就算夭折

39健康网

简介:中国互联网百强网站,分享靠谱、有趣、易懂的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