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女子一觉醒来,发现银行卡上9200元不翼而飞,不仅如此,其它几张银行卡

海蓝时见鲸落 2025-09-28 21:19:06

浙江杭州,女子一觉醒来,发现银行卡上9200元不翼而飞,不仅如此,其它几张银行卡也出现了异常。同时,女子的父母也跟着遭殃,母亲银行卡被转走3000多元,好在,父亲没什么损失。让女子崩溃的是,她还发现凭空多了两笔债务,一笔是抖音放心借的2万元贷款,另一笔是支付宝花呗的3500元扣款。女子懵了,家中只有一个12岁和一个8岁孩子,难道银行卡被盗了?可银行客服告知,操作都是需要密码或人脸验证,不是被盗刷,怀疑女子被诈骗了,建议女子报警。 “钱怎么会凭空没了?我又怎么莫名其妙就贷了款?”听到这样的回复,女子的内心更添焦急,银行卡的钱没了,父母也受到牵连,还要面对凭空而来的贷款债务,这样的打击让她彻底崩溃。 如果真的如银行所说,那这些操作是如何完成的?是谁进行了这些操作?难道是两个孩子吗?这种超乎常理的情况,让许女士不得不报警求助。 从目前披露的情况看,这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一种正在悄然蔓延的新型诈骗套路。 骗子往往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到受害者的个人信息,甚至可能通过诱导安装某些不明链接的程序,远程操控受害者的手机,从而完成一系列转账、贷款操作。 相比于传统的电话诈骗或者钓鱼短信,这类方式隐蔽性更强,受害者往往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账户资金与信贷额度就被转走。 让人感到心惊的是,女子的家人也“中招”,这说明对方获取的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信息,而是整个家庭的数据可能早已泄露。这类连锁反应式的诈骗,往往会让人措手不及。 而且虽然钱财的损失让人痛心,但更可怕的是后续产生的债务问题,一旦贷款走完流程,即便受害者并未实际使用这笔钱,也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去证明清白。 如今很多家庭习惯把银行卡与手机、支付软件绑定在一起,虽然方便,但也意味着一旦手机或账户信息泄露,风险会成倍放大。安全意识不足的人,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就落入陷阱。 例如点击来历不明的短信链接,下载非正规软件,或者轻信所谓的“客服来电”,这些细节都可能成为骗子的突破口。 此外,孩子的存在可能也带来一定的风险。女子家中有12岁和8岁的孩子,未成年人在使用手机、平板时容易误点陌生链接,或者出于好奇输入了关键信息,而家长并未及时察觉,这也可能成为骗子的可乘之机。 毕竟如今的诈骗手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针对成年人,孩子也可能在无意间成为“突破口”。 最后,不论这起案件最终如何解决,它都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互联网支付已经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便利的背后一定要伴随警觉。 信息来源: 绍兴网丨绍兴许女士一觉睡醒,手机里的钱被刷走11万元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

0 阅读:41
海蓝时见鲸落

海蓝时见鲸落

海蓝时见鲸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