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岭上生“金带”道旁富万家

金台资讯 2025-09-29 10:41:10

人民网记者周坤

当初秋的阳光洒在江淮分水岭的脊线上,蜿蜒的风景道如一条丝带,串联起丘陵、田野与村落。在安徽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的小岗村宿院子里,韩正亮正细心擦拭着木桌,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客人。他曾是本地农民,如今成了小岗村宿的“村宿管家”。

说起变化,他语气里带着踏实:“从前守着几亩地,现在守着民宿,守着来往的游客,收入翻了番,日子也更有奔头。”

俯瞰小岗村宿附近的当年农家景区。人民网郭昊摄

韩正亮的故事,是滁州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带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风景道不仅是一条路,更是一条“转化之道”。它把闲置的农房变成雅致的民宿,把田间的农产品变成游客带得走的伴手礼,把昔日面朝黄土的农民,变成懂经营、会服务的“新商户”。

小岗村宿正是“资源变商品”的典型。过去闲置的集体房屋,被改造为融合江淮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休闲功能的民宿群。大礼堂、小吃街、咖啡屋、篝火营地一应俱全。

韩正亮说,“‘五一’期间客房入住率超70%,很多客人一住就是两三天。”游客留下来,消费链就拉长了。本地产的滁菊、芡实、艾草,经过包装设计,成了热销的旅游商品。农产品,真正变成了商品。

而韩正亮自己,也从农户变成了商户。他不仅是管理员,更是本地文化的讲述者、旅游服务的提供者。在他身后,是小岗村整体旅游的提升。研学基地、民宿集群、农产品加工园相继落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俯瞰滁州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旁的民宿群。人民网郭昊摄

“风景道像一根线,串起了散落的资源,也串起了村民的致富梦。”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

风景道不仅激活了小岗村这样的“改革名片”,也让更多默默无闻的古村落焕发新生。被誉为“皖东最后的古村落”的天长市长山村,便是其中之一。

走进长山村,青砖灰瓦、古树参天,时间仿佛慢了下来。这里没有大拆大建,而是以“微改造、精提升”的方式,保留村落肌理,植入新业态。

闲置老宅被改造成茶社、工坊、书屋;村民成为讲解员、手艺人、民宿主人。如此一来,不仅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也让古村在保护中发展。

俯瞰天长市长山村。人民网郭昊摄

在天长市文旅局副局长李佳佳看来,风景道带来的不仅是客流,更是发展理念的升级——从“卖风景”到“卖生活”,从“短途游”到“度假地”。在这里,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观光,而是让游客沉浸其中,感受“古村生活”。

从吃住行游购娱,到农林水文体商,如今滁州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悄然改变着皖东大地的乡村图景。近千个乡村旅游点、田园综合体、民宿农家乐散布沿线,5000多户农户变身商户,带动近10万人就业。

据统计,截至目前,滁州已整合项目560个,总投资近475亿元。风景道沿线81个和美乡村中心村与100个旅游重点村同步建设,形成联动发展格局。

俯瞰滁州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滁州市文旅局供图

电商直播基地、后备厢基地、研学营地等新业态层出不穷,乡村旅游从“看点”变成“亮点”,从“副业”变成“主业”。

渐渐地,风景道,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富民道”。它让资源活起来,让农产品俏起来,让农民富起来。生态底色,是这条道最美的风景,而百姓笑脸,是这条道最实的成果。

当风景成为产业,当乡村成为热土,当农民成为主角,乡村振兴的“双向通道”,正越走越宽。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