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美、中、俄之一率先掌握核聚变可控技术,后果会有多可怕?就这么说吧,谁要是真掌握了,绝对是下一个世界霸主,别人还无法赶超的那种。 当全球目光聚焦于人工智能与芯片竞争时,很多人不知道,中美俄多国开始了另外一场技术上的较量——核聚变,这个领域被称为“能源领域圣杯”,往小了说是“无限电”,往大了说就是“改写世界的钥匙”。 你想啊,现在各国为了石油抢破头,连打仗都得算 “油钱”,可核聚变用的原料是啥?是海水,每升海水中含0.03克氘,这些氘通过聚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全球海水里的氘够人类用几百亿年,压根不存在资源耗尽的焦虑。 要是嫌氘不够劲,氚还能靠锂制备,地壳中锂储量约 2200 万吨,够支撑人类用上万年,对比石油得靠地质勘探抢地盘、还剩不到 50 年开采期的现状,这原料优势简直是降维打击,等于直接跳过资源卡脖子的阶段。 而且,这场竞赛早就不是偷偷摸摸的了,三国进度差得肉眼可见,中国的“人造太阳”EAST实现过亿度高温稳态运行1066秒,中国环流三号还突破了双亿度里程碑,中核集团牵头成立的聚变公司更是砸了114.92亿元搞攻坚。 美国路子野,私营公司Helion Energy直接跟微软签了2028年的供电协议,国家点火装置也在能量净增益上有突破,倒是俄罗斯有点掉队,目前主要靠参与国际项目刷存在感,独立研发动静不大。 这要是真掌握了,最先崩的就是现在的能源权力体系,1974年美国靠石油美元绑定全球经济,现在OPEC定价、俄罗斯天然气管道这些王牌,全得变成废牌,拥有聚变技术的国家,工厂能24小时满负荷运转,生产成本低到离谱,既能用价格战挤垮别国工业,还能拿能源补贴逼小国选边站队,WTO规则和碳排放协议恐怕都得靠边站。 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2030年聚变市场规模能到4965亿美元,2050年更是突破万亿,这蛋糕谁能先切,话语权就归谁。 军事上更是没法比,简直是代差级优势,美国福特号航母换次核燃料要40亿美元加数月时间,聚变动力舰艇理论上能永久巡航,激光武器、太空战舰这些科幻装备,缺的就是无限能源这把钥匙,到时候海洋、太空的控制权,基本就得看掌握聚变技术的国家脸色。 最关键的是,这技术想抄都没法抄,不像原子弹偷几张图纸就行,聚变要搞定高温超导磁体、抗辐照材料等一堆难题,ITER项目光成本就从63亿美元飙到220亿美元,还得35国联手搞,中国上海集聚了近200家核能企业搞产业集群,美国靠MIT技术堆出20T的超导磁体,这种完整工业体系和万亿级投入,后来者短期内根本追不上。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也不全是零和博弈,聚变反应一旦出故障就会立即停止,安全性比核裂变好太多,要是真能商业化,人类碳中和、资源危机都能缓解,但在那之前,这场竞赛的赢家确实能拿到改写世界秩序的钥匙,毕竟能源丰裕带来的霸权,可比石油时代的影响力扎实多了。
一旦美、中、俄之一率先掌握核聚变可控技术,后果会有多可怕?就这么说吧,谁要是真掌
茂盛楼兰
2025-09-29 12:14: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