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一条新闻,杭州一个小区的电梯里,装上了AI摄像头,能识别老人摔倒。 系统自动报警,物业三分钟内赶到。 没人喊“科技改变生活”,但那一刻,真有人被救了。 我住的老小区没有这种设备。 上个月,楼下张奶奶在家摔倒,没人知道,等邻居闻到异味才报警。 送医时已经错过了黄金时间。 事后物业说,他们不是不想装,是经费不够,也没人牵头。 AI识别摔倒,听着像科幻片,其实技术早就不稀奇。 难的不是技术,是让技术真正落到那些没人盯着的角落。 电梯里装摄像头,成本不高,但需要有人愿意为“看不见的老人”多花一点心思。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子女在外地,老人独居,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他们不是不想求助,是怕麻烦别人,怕被当成负担。 一个自动报警的系统,不是替代亲情,是给亲情多留一条路。 有人说,装摄像头侵犯隐私。 可如果摄像头能救命,我们是不是该重新定义“隐私”? 不是所有监控都是监视,有些是无声的守护。 现在不少社区在试点这类系统,但推广太慢。 不是技术跟不上,是心没跟上。 我们总在等一个完美的方案,却忘了,有时候,一个不完美的救生圈,也能拉住一个正在下沉的人。 别等悲剧发生才想起该做什么。 老人摔倒的那几秒,比任何热搜都重要。
昨天刷到一条新闻,杭州一个小区的电梯里,装上了AI摄像头,能识别老人摔倒。 系统
大气暖鱼鱼
2025-09-29 19:22:30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