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女孩的红烧肉门店连夜拆招牌第一次看到“卖女孩的红烧肉”这个店名,整个人都愣住了。
“卖女孩?”
“女孩的红烧肉??”
这到底是什么脑回路才能想出来的?光听名字,就让人心里直犯嘀咕,甚至起一身鸡皮疙瘩。
店名是一个门面的第一张名片,本该传递准确信息、拉近顾客,却偏偏有人要用这种容易引起误解、甚至恶俗的说法来博眼球。营销不是为了吓退顾客,更不是让人觉得不适吧?
更关键的是——营销总该有点底线。
后来有人去问店家,他们解释:意思其实是“卖·女孩做的红烧肉”。老板姓“麦”,于是搞了这么一个谐音梗。
照这样说,原意应当是“麦女孩做的红烧肉”。
但
这谁能一下子看懂啊?!
名字是最直白的广告牌。取巧不等于聪明,哗众取宠更不是创意。
如果想要传播得长久,还是老老实实从菜品特色、温度故事、个人情感里去找灵感。比如直接叫“麦家红烧肉”,简单明了,还能透出一份家的味道,这不比玩谐音来得舒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