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送上“神助攻”,联合国搬家中国计划,正在一步步实现之中 联合国这座“全球指挥部”自1946年落户纽约以来,一直是国际社会的大门面。可最近,关于总部要不要搬家,这话题又被炒热了。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因为一句话被美国吊销签证,气得当场喊话:联合国是不是该考虑换个地方了?这不是哪家小国的无厘头提议,这回风向可是实打实地变了。 尤其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的“神操作”一波接一波,反倒像在给搬家中国这事添柴加火,让原本还像天方夜谭的讨论,变得越来越有现实味道。 要说纽约的黄金地段,放在几十年前,谁都羡慕。可如今,联合国在纽约的日子却越来越不自在。美国把东道主的身份玩出了花样,签证成了“看心情”的通行证。 哥伦比亚总统不但被拒之门外,连外交豁免权都成了摆设。当年俄罗斯、伊朗等国的代表来联合国开会,没少在机场被卡脖子。 这事绝不是偶发,背后是美国长期把国际组织当成了自家工具,谁不顺眼就堵门,毫无多边主义的影子。 还有那些被监控的外交官们,时不时就要和FBI玩“猫鼠游戏”,开会都得时刻提防,谁能安心讨论世界大事?表面上说是全球治理,实则美国早已成了“自家看门人”。 就说拖欠会费这茬,特朗普回锅之后,美国赖账的风格反而更上一层楼。联合国的账本上,美国拖欠的会费和维和摊款已经快堆到天花板,动辄几十亿美元,直接让联合国的日常运转捉襟见肘。 去年冬天,连总部大楼的暖气都差点停了,办公区缩减得像老小区改造。很多人道主义项目被迫砍预算,维和行动也不得不“捡便宜”。 美国身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自己带头赖账,这让其他国家怎么看?联合国要想有个稳定可靠的家,得看东道国的诚意和实力,而不是每天赌东道主的心情。 日本可没闲着,东京市长小池百合子前脚刚从美国回来,后脚就高调喊话:把总部搬来东京吧。算盘打得挺精,一边想借联合国抬身价,一边还盯着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座位。 可光有野心还不够,日本自身地缘政治环境复杂,东亚邻里关系紧张,安全形势说不上稳妥。更别说日本本身就是美国的铁杆盟友,外交独立性一言难尽。 换个地方,换汤不换药,最后还是美国说了算,这种方案自然缺乏说服力。各国心里都明白,搬家是要找个“靠谱”的新主人,不是去另一个“美国分号”。 中国的牌面可就不一样了。论地理位置,亚欧大陆桥头堡,去哪都方便。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都市,地铁机场高铁一应俱全,开会、办展、接待各国代表,都不用操心。 再说政治安全,中国历来主张不干涉内政,安保水平高,开放包容,能给各国代表一个安心的工作环境。 财政上,中国是联合国会费的大户,每年都按时足额交钱,经济实力杠杠的,办事也有章法。相比美国的“赖账”传统,中国这份稳重和可靠,确实是联合国需要的底气。 更关键的是,中国代表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推动全球治理更加公平和多元,这正是联合国改革所追求的方向。 其实,联合国和中国的“缘分”早就开始了。 不少联合国机构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比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展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这些可都是首次在欧美之外设立的“一类中心”。 别小看这些机构落户中国,这意味着联合国早就在悄悄地“分家”,把重要功能拉到别的地方。总部完全搬迁一时半会还难,但“第二总部”这个说法已经在圈子里热起来了。 越来越多的会议、专项基金、培训中心往中国靠,纽约的“独角戏”变成了“双城记”,这其实比物理搬家更有分量。 历史上,国际组织选址总是和全球格局绑在一起。 冷战时期,联合国落户美国,是对当时世界格局的一个“盖章”,如今国际力量此消彼长,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联合国总部是不是留在纽约,已经不只是地理坐标的变化,更是全球治理方式的重塑。 美国的霸道和失信,成了各国搬家的推力,中国的综合实力和中立形象,成了拉力。机构落户的“量变”正在形成“质变”,搬家中国这事,从设想逐步变成现实操作。 即使联合国总部短期内还没真正“搬家”,但随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分量不断提升,其“总部功能”已经悄悄落地。 这场关于联合国地理坐标的变化,不只是搬一栋楼那么简单,更是世界秩序新规则的缩影。 未来,谁能提供更公平、稳定的平台,谁就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话语权。中国的表现,正让世界看到了新的可能。 参考资料: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联合国总部不应留在纽约 2025-09-28 13:39·观察者网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文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给该地区及其他地区带来了巨大的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