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得知 埃及和卡塔尔同时宣布! 2025年9月30日,埃及和卡塔尔转交美国“20点停火方案”的消息刚传出,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反应。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白宫笑着签下名字,特朗普紧跟着放话威胁哈马斯,可哈马斯只淡淡回应“我先看看”。 这纸被美方包装成“和平解药”的方案,看似在推进停火,实则藏着美国的政治算计和阿拉伯国家的微妙立场,远比表面看到的复杂。 最值得琢磨的是美国这份方案的“前世今生”,它根本不是临时拼凑的停火协议,而是特朗普团队酝酿已久的布局。 早在2025年1月,特朗普就提出过“清空加沙”计划,想让埃及、约旦接收百万巴勒斯坦难民,当时被阿拉伯国家集体反对,哈马斯更是直接斥为“荒谬”。 到了5月,他又放话要“接管加沙”打造成“自由区”,同样没得到响应。如今这份“20点计划”,不过是换了包装的旧思路,核心还是要掌控加沙的战后命运。 方案里的细节暴露了真实意图。表面说要组建巴勒斯坦临时过渡治理委员会,可实际监督权攥在特朗普担任主席的“和平理事会”手里,连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都被拉进来站台。 更关键的是,哈马斯被明确排除在治理之外,所有军事设施要被摧毁,还要接受美国主导的“非军事化”进程。 这哪里是停火条件,更像是要彻底瓦解哈马斯的政治和军事根基,让加沙变成美国可控的“真空地带”。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很精,眼下正值美国大选关键期,一份“中东和平协议”能给他攒足外交政绩。 从9月23日在联合国大会上兜售方案,到29日逼着内塔尼亚胡签字,再到30日施压哈马斯,整个节奏掐得精准,每一步都在为竞选造势。 有网友直言,这方案里的“和平”是假的,帮特朗普赢选票才是真的,毕竟连加沙重建资金都要等“和平理事会”来安排,本质就是把地区命运当竞选筹码。 内塔尼亚胡的爽快签字也藏着私心。他嘴上说要“解救被扣押人员、实现加沙非军事化”,可行动上根本没停火的意思。 就在签字当天,以军还在加沙轰炸拉法城区,加沙卫生部门9月30日的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又有42人死亡,其中5人是在等救援物资时遭袭丧生。 更别提以色列之前批准在约旦河西岸E1区新建3401套定居点住房,这种“签字停火、动手扩张”的操作,早把真实目的写在了脸上,用停火协议堵住国际社会的嘴,趁机巩固领土控制。 哈马斯说“先看看”,实则是没得选的无奈。截至9月30日,加沙死亡人数已经达到66097人,受伤超过16万,医院药品只够撑两周。 接受方案吧,哈马斯就得彻底退出加沙治理,等于放弃多年抗争的成果,内部激进派肯定不答应;不接受呢,特朗普已经放话要让以色列“用钻地弹摧毁地下设施”,加沙民众的苦难还得延续。 这种两难下,“先看看”其实是在争取时间,一方面通过地下隧道向埃及输送物资囤货,另一方面也在等阿拉伯国家的态度。 阿拉伯国家的表态最能说明问题。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八国联合声明“欢迎”方案,却在里面加了一堆“附加条件”:要无限制人道援助、要以色列全面撤军、要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建巴勒斯坦国。 这种“表面欢迎、实则设限”的态度,说白了就是既想尽快停火止损,又不想放弃巴勒斯坦的核心利益。 《新阿拉伯人报》直接点破,怕方案里的模糊表述被以色列利用,比如“安全缓冲区”到底划多大、撤军时间表怎么定,这些没说清的地方全是坑。 这些国家的谨慎不是没原因的。2025年1月特朗普提“清空加沙”时,埃及、约旦就带头反对,强调“不能强迫巴勒斯坦人离开故土”。 现在虽然盼着停火,但也清楚美国和以色列的德行。 他们的联合声明与其说是支持方案,不如说是给美国划红线:想让我们认,就得满足这些条件,否则免谈。 国际社会的质疑也不少。巴勒斯坦媒体担心“和平理事会”会重演外部强权干预的老戏码,毕竟让外国领导人主导加沙治理,本身就剥夺了巴勒斯坦人的主体性。 连美国国内都有反对声音,参议员伯尼·桑德斯早就在2月谴责过特朗普的加沙计划,说这是“荒谬至极”的冒险行为。这 些质疑都指向同一个问题:这份没有巴勒斯坦核心力量参与制定的方案,真能带来和平吗? 现在的局势很微妙,美国和以色列急着让哈马斯签字,哈马斯在苦难中犹豫,阿拉伯国家在利益边缘试探。 加沙的死亡人数还在增加,救援物资进不去,所谓的“停火”更像一场各方算计的表演。 特朗普关心的是选票,内塔尼亚胡关心的是领土,只有加沙民众在废墟里盼着真的停火。 这份方案最终会不会被接受还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靠强权施压、忽略当事方意愿的和平,从来都不会长久。 哈马斯的“先看看”,或许正是这场博弈里最清醒的一步。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网《特朗普结束加沙冲突“20点计划”曝光》(2025年9月30日)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文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给该地区及其他地区带来了巨大的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