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咸丰帝下令处决左宗棠,要以斩首的方式公开行刑,在那生死攸关的关头,左宗棠匆忙地向湖北巡抚胡林翼求助,胡林翼无奈地回应:皇上的旨意难以抗拒,我虽有心助你却也束手无策,你可以尝试联系一人,或许他能帮你逃脱此劫! 左宗棠1812年生在湖南湘阴一个书香门第,从小聪明,学东西快,但科举路不顺。道光十二年他中了举人,可后来三次会试都落榜,干脆回家钻研实用学问,像地理、兵法、水利这些。他不光读书,还经营蚕桑,接触西方科学,视野比一般书生宽多了。1830年代他结识贺长龄、陶澍这些实干官员,得到赏识,定下女儿的婚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他关注时局,提出改进火船炮船的主意,虽然没被采纳,但显示出他的经世致用思路。1847年他回湘阴柳庄,继续农耕和研究,湘阴大水时他帮乡亲赈济,积累了声望。1850年他和林则徐在长沙见面,两人聊了一夜,从古今形势到西域时政,林则徐夸他是不凡之才。 1852年太平军打到湖南,长沙城被围,局面乱套。郭嵩焘劝左宗棠出山,他应湖南巡抚张亮基邀请,进入幕府帮忙。左宗棠负责调军粮、办文书,这些琐碎事他干得井井有条,帮助守军顶住太平军三个月的围攻,最后太平军撤走。张亮基因此升官,调到山东,左宗棠跟着去,继续协助军政。1854年钦差胜保弹劾张亮基取巧冒功,张亮基丢了官,左宗棠只好回家,继续耕读生活。那几年他没闲着,研究舆地书籍,积累知识,为后来用兵打基础。 没过多久,湖南巡抚骆秉章邀请左宗棠再入幕府,这次他干了六年。骆秉章对他信任有加,一切公文和计划都听他的。左宗棠帮忙整顿地方团练,改善粮道,稳定湖南治安,还向周边五省提供援助。湖南局面转危为安,百姓开始传他的名声。咸丰帝接见湖南官员时,总问起左宗棠的情况,他的能力渐渐传到京城。1855年御史宗稷辰上疏推荐他,1856年他帮曾国藩接济军饷,赏戴花翎,1858年骆秉章保荐他加四品卿衔。这些年他实际掌管湖南军政要务,骆秉章言听计从,湖南军政形势好转,湘军出省作战也连连得手。 左宗棠在骆秉章幕府时,地位相当于骆的代表人,处理事务时气焰高。1859年永州镇总兵樊燮来省请训,骆秉章让他去左公馆听处理。樊燮是二品总兵,看左宗棠只是四品幕僚,拒绝行礼,还说岂有此理。左宗棠觉得被轻慢,勃然大怒,当场骂樊燮王八蛋,让他滚出去。樊燮怀恨在心,跑到京城上奏弹劾左宗棠,添油加醋说他行为不轨,是劣幕。咸丰帝看到奏折,生气了,下旨让湖广总督官文查办,如果属实,就地正法,以斩首公开行刑。 官文接到旨意,派人抓捕左宗棠。那些平时对左宗棠不满的人觉得机会来了,弹冠相庆,还在左家大门贴上钦加劣幕衔帮办湖南巡抚左公馆的对联嘲讽。左宗棠决定以死自证清白,表示要缢鬼伺于梁,溺鬼伺于塘。这时他赶紧求助胡林翼,胡林翼回应皇命难违,我虽有意帮你但无计可施,你可联系一人,或许能救你。那人是翰林院侍读学士潘祖荫。左宗棠写信给潘祖荫,详述功绩和冤情。 潘祖荫收到信,上奏折写道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强调左宗棠在湖南的贡献。其他大臣如曾国藩、郭嵩焘也上书求情,奏折堆到咸丰帝案头。咸丰帝翻阅后,收回成命,赦免左宗棠。官文撤回抓捕,樊燮反被革职。樊燮返乡后,在先人牌位旁立洗辱牌,写上王八蛋滚出去六个字,激励二子在功名上超越左宗棠。樊次子樊增祥后来中进士,焚烧洗辱牌。那些不满左宗棠的人,只能低头。左宗棠因此离开骆秉章幕府,推荐刘蓉接替。 1860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左宗棠以四品京堂衔,随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曾国藩高度评价他论兵战和尽忠能力出色。左宗棠在军中规划策略,帮助湘军推进,驱逐太平军残部,确保补给跟上。后来他转战西北,1875年受命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抬棺出征,筹措军饷,积草屯粮。1876年大军出关,兵分两路,采用缓进速决策略,收复迪化、玛纳斯等城。1877年击败阿古柏伪政权,进入乌鲁木齐,安抚民众,兴修水利。 1880年通过谈判收回伊犁,1884年新疆建省,设迪化为省会,设立镇迪道等行政区。左宗棠的收复新疆功绩留在史册,1885年他病逝福州,朝廷追赠太傅,谥文襄。其实左宗棠这人性格刚直,办事雷厉风行,但也得罪不少人,像樊燮案就暴露了清廷内部矛盾。话说回来,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晚清乱世里,能力强的人总能翻盘,但也得靠贵人相助。收复新疆不光是军事胜利,还稳定了边疆,避免列强蚕食,这些事接地气,说白了就是实干出真章。
1379年,丞相汪广洋被赐死,有司抄家发现:汪府姬妾陈氏身份可疑。朱元璋大怒:彻
【1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