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撤不撤掉中导系统,都是一个结局: 如果美国撤掉中导系统。一旦美国撤出,将会意味着美国退出亚太。 如果美国不撤掉中导系统。凭借中国强大的军事打击能力和军事防护能力。在亚太方向的中导系统也只是形同虚设罢了。 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趋势不会因单一军事部署而改变,这一结果早已在各方力量的动态平衡中悄然注定。 美国近年一直在亚太推进中导系统部署。2025 年 9 月,美军借 “坚毅之龙 2025” 联合军演之机,在日本岩国海军陆战队航空站公开展示 “堤丰” 陆基中导系统。这套可发射 “标准 - 6” 导弹和 “战斧” 巡航导弹的装备,射程覆盖 500 公里至 2000 公里,此前已先后在菲律宾、澳大利亚完成部署或测试。 美军试图通过在菲、日南北双向部署,配合陆军多域特遣部队的电子战与网络战能力,构建所谓 “实战化打击节点”。美日菲等国的对峙底气,很大程度上依赖这些前沿部署的军事装备。 若美国选择撤掉亚太中导系统,其战略收缩信号将十分明确。这种撤离不会是突然发生,早在拜登时期,美军就已开始有序撤离第一岛链,将冲绳基地的 5000 名士兵转移至关岛新建基地。 撤离中导系统将意味着美国对亚太盟友的安全承诺出现松动,而这种松动会直接改变区域力量对比。美国当前对盟友的战略已转向 “条件合作”,要求盟友签署类似 “生死状” 的预先承诺,否则就收回安全协助权利。 若美国坚持不撤掉中导系统,这些装备的实际效用也会大打折扣。中国已构建起成熟的 “天 - 空 - 地” 一体化反导体系,最新列装的红旗 - 29 远程防空导弹,射程可达 3000-4000 公里,速度达到 6.8 公里 / 秒,能在大气层边缘拦截高速飞行的弹道导弹。 这套系统并非孤立存在,背后有 “遥感” 系列卫星组成的天基预警网,可在导弹发射 90 秒内捕捉信号,搭配空警 - 500A 预警机的 600 公里超视距探测能力,形成高中低三层防御网。 两种情境背后,是亚太格局的深层变化。美国盟友内部早已出现分化,新加坡始终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日本、澳大利亚在台海问题上也不愿给出明确支持承诺,只有实力最弱的菲律宾表现得最为积极。 这种分化意味着即便美国不撤离,盟友体系也难以形成真正合力。而中国的防御能力建设始终以自卫为核心,红旗 - 29 等装备的部署只是为国土安全加上 “战略保险栓”,这种力量存在本身就是对战争风险的有效遏制。 美国在亚太中导系统的去留,或许能影响短期局势波动,但改变不了区域发展的根本方向。多极化趋势下,单边霸权主义已难以为继,而足够的防御能力则筑牢了和平底线。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让亚太地区走向和平稳定成为不可逆转的结局。
中国已正式“驳回”美国媒体的“求饶信”:要么不开战,要么,就按你们美国人自
【93评论】【4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