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没有伪造历史? 如今发生的两件事,已经给出了答案! 说起西方国家,尤其是在涉及历史解释和认知的时候,西方社会的标准变得极其灵活,甚至可以说是“看心情”。 有些事他们说一套做一套,表面上讲究公正,其实经常会双标。 这种现象在最近的两件事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一件事是关于英国和黑奴赔偿的问题。 2024年,围绕英国是否应该为当年贩卖黑奴负责,国际上又掀起了一阵讨论。 但你看英国那边的主流舆论,很多人立马开始推责任,他们还强调英国皇家海军后来为打击奴隶贸易出了不少力,甚至有人为此牺牲。 这些说法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毕竟历史确实复杂,但是把责任推来推去,最后好像英国反而成了“废奴英雄”,这逻辑让人有点看不懂。 关键是,英国媒体每次报道这事总是强调自己后来多么积极,反倒对当初参与奴隶贸易的事实轻描淡写。 这种“选择性回忆”,让人感觉历史好像成了一面随便擦拭的镜子,想怎么照就怎么照。 再说最近几年我国夏朝考古引发的讨论。 其实从20世纪中期开始,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就持续在进行。 2021年,二里头遗址申报世界遗产项目,国际上不少专家都承认这里是东亚早期王朝的代表。 但西方学界有些人依然抓着“没留下文字”这点不放,死活不愿承认夏朝的历史。 你看西方对古印度的吠陀时代,完全没有明确的遗址和实物,主要靠神话和后人的记载,就能直接写进历史教科书。 可到了夏朝,考古队几十年挖出来的宫殿、青铜器、手工业遗迹,他们却说“还不够”。 这不是双标是什么? 说到底,在他们那套叙事里,非西方文明天生就得多一层门槛。 印刷术归属问题也类似。 美国权威杂志在2022年又评选“人类最伟大发明”,把活字印刷术的历史功劳给了德国的古腾堡。 其实我们早在北宋就有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这都是写进我国小学课本的常识。 古腾堡的贡献当然不能否认,但他搞活字比毕昇晚了四百多年。 可西方主流媒体和不少学术机构,基本都把古腾堡捧成“活字印刷的鼻祖”,对我国的原创技术只字不提。 这种“只记自己好”的做法,真是让人忍不住想问一句:历史到底是谁说了算? 要说西方有没有伪造历史,其实他们自己也没少“美化”本国历史。 其实各国都有权利讲述自己的历史,但如果标准总是变来变去,还总是用双重标准看人,那历史就变成了“谁声音大谁说了算”。 我国这些年一直在加强考古、历史研究,也不断和国际学术界交流,就是希望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多元的华夏文明。 随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不断问世,不少西方学者和媒体也开始调整对我国历史的看法,但“选择性失明”的现象依然存在。 历史其实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的是过去,也影响着今天和未来。 只有大家都能用平等、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不同文明、不同历史,才能让世界多一些理解和尊重。 西方历史观念里那些“灵活”的地方,既是他们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暴露了偏见和局限。 对我们来说,把自己的故事讲清楚,让事实说话,是最有说服力的方式。 参考:西方有没有伪造历史?如今发生的两件事,已经给出了答案——搜狐网
西方有没有伪造历史? 如今发生的两件事,已经给出了答案! 说起西方国家,
世界今若在
2025-10-06 11:51:08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