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仓牺牲后,友人冒死领出腐烂遗体,女儿好友潜水偷渡运回骨灰。 1950年的台北夏天,刑场上的尸体开始腐烂,两个普通人冒着被抓的危险,在一堆遗体中寻找一个中将的尸首。 找到了,火化了,交给了一个17岁的女学生。这个女孩决定把骨灰盒绑在身上,跳进大海。 这两个普通人不是旁人,是陈宝仓的妻子师文通托来的两位友人——陈克敏和唐辉麟。陈克敏当时还是个学生,唐辉麟在国民党军队里做军需官,职位都不高,可1950年的台北正被白色恐怖攥着,《台湾白色恐怖档案》里明明白白记着,沾了“地下党”边就可能掉脑袋,他们敢往刑场闯,纯粹是打心底敬佩陈宝仓。 师文通早跟他们交代了辨认的法子:陈宝仓抗战时在宣城被日军炸伤,右眼早就失明了。盛夏的刑场臭气熏天,尸体胀得变了形,陈克敏和唐辉麟强忍着恶心翻找,直到唐辉麟指着一具遗体的侧脸喊停,那只紧闭的瞎眼,正是他们要找的标记。火化时没少费周折,陈克敏偷偷塞给工人600台币,才赶在天亮前拿到骨灰盒。 哪敢耽搁啊,陈宝仓的妻儿早被特务监视了,出门都有人跟着,骨灰要是落到家里,全家都得遭殃。陈克敏和唐辉麟思来想去,想起了陈宝仓三女儿陈禹方的同学——17岁的殷晓霞。这姑娘平时就常听陈禹方讲父亲抗日的故事,对陈宝仓敬佩得很。 更巧的是,殷晓霞正准备经香港去上海考大学,有正当的离台理由。找到她说明情况时,这姑娘没半分犹豫就接下了。可到了香港码头才发现,她根本没办下入港证,特务的眼睛盯着每个登岸的人,骨灰盒藏在行李里一准被查。 殷晓霞咬了咬牙,把行李全扔了,用防水布把骨灰盒裹了一层又一层,紧紧绑在胸口。等到天黑透了,她瞅准巡逻艇换班的空当,一头扎进了冰冷的海水里。海浪拍得她睁不开眼,胸口的骨灰盒又沉又硌,可她游一会儿就摸一摸,生怕松了劲。 整整游了十几个小时,她才拖着湿透的身子爬上岸,接应的人接过骨灰盒时,盒缝里还渗着咸水。后来师文通打开盒子,里面的骨灰都是潮的,那是殷晓霞用命护着的温度。 没人知道陈克敏和唐辉麟后来受没受牵连,只听说陈克敏后来靠陈家资助去了美国读书,唐辉麟就此隐入了市井。殷晓霞送完骨灰后也没了消息,陈家人找了几十年,始终没寻到她的踪迹。 想想陈宝仓多硬的骨头啊,保定军校毕业,青岛受降时亲手接过高桥幸雄的战刀,潜伏台湾时传递无数军事情报,被捕后酷刑加身一字不吐。连蒋鼎文等三位审判官建议免死,都被蒋介石怒斥撤职,最后还是倒在了马场町。 这三双普通而又伟大的手,把英雄的忠魂从刑场的腐肉堆、冰冷的海水里,接回了北京八宝山。1952年那张编号0009的烈士证,里里外外都浸着这三个人的勇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陈宝仓牺牲后,友人冒死领出腐烂遗体,女儿好友潜水偷渡运回骨灰。 1950年的
谈古论今朝
2025-10-09 02:49:18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