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别不信,历史上多数人根本没留下后代!历史上90%以上的普通人,传个三四代

韫晓生 2025-10-11 14:54:59

[微风]别不信,历史上多数人根本没留下后代!历史上90%以上的普通人,传个三四代就断了香火。你以为的“家族绵延”,其实是极少数人的特权,剩下的都在悄无声息中被时间抹掉了。   (信源:搜狐网——复旦大学研究表明:绝嗣的背后,只有13.61%的人留下后代 )   之前看到过一组历史人口数据,看完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北宋时期,全国人口约 1 亿,可到了南宋末年,能留下后代并延续到今天的,不足 5%;就算到了清朝康乾盛世,人口突破 3 亿,可现在能找到自己清代祖先明确记载的,也不到 10%。   这意味着,大多数人的祖辈,在几百年前就已经 “断了传承”。   为啥会这样?不是古人不想多生孩子,而是生存条件太残酷。   就拿古代农民来说,一亩地的收成,好年景能勉强养活一家人,要是遇到旱灾、水灾、蝗灾,立马就得饿肚子。很多孩子生下来没几天,就因为营养不良、缺医少药夭折了;就算长大成人,也可能因为战乱、瘟疫丢了性命,根本没机会结婚生子。   有史料记载,明朝末年的一场鼠疫,短短半年就夺走了陕西、山西等地上百万条人命,很多村庄都成了 “无人村”,村里的人要么病死,要么逃荒时饿死,整个家族直接消失。   就算是太平年代,普通人的平均寿命也只有 30 多岁,能活到 50 岁就算 “长寿”,想传个五六代,难度堪比登天。   这里得科普个关键知识:历史上 “香火断绝” 的核心原因,是 “高死亡率 + 低生育率” 的双重挤压。   古代婴儿死亡率高达 40%,也就是说,每出生 10 个孩子,有 4 个活不到成年;就算成年了,男性要服徭役、当兵,女性要经历多次生育风险,能顺利组建家庭、生下健康孩子的人,本就不多。   更重要的是,“家族延续” 需要稳定的经济基础。   古代只有地主、官员这些少数人,才有足够的粮食、钱财养活多个孩子,还能给孩子提供教育、婚嫁的支持,让后代有能力继续繁衍。   而普通农民,一旦遇到收成不好,可能连自己都养不活,更别说让孩子结婚生子了,香火自然容易断。   有人可能会说:“我家有族谱,上面写了十几代人,这总不算断香火吧?”   其实很多族谱都是后来修订的,里面难免有 “美化” 成分。比如有的家族为了显得 “根基深厚”,会把历史上的名人拉进族谱,或者把一些模糊的祖先事迹说得很详细,真实的传承可能早就断了,只是后人不知道而已。   还有个更扎心的事实:就算你的族谱是真的,能延续到今天,也意味着你是那 “10% 少数人” 的后代。   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的皇帝,有 26 个儿子,后代数量呈几何级增长,现在他的后裔可能有几百万人;而同时期的普通农民,可能只有 1 个孩子,还未必能活下来,两相对比,“家族绵延” 的概率差距一目了然。   网友们看完这些数据,都纷纷感慨:“原来我能出生,已经是祖先们的‘幸存者偏差’了”“以前觉得家族传承很简单,现在才知道有多难”“难怪古代人那么重视‘多子多福’,其实是怕断了香火”。   也有人分享:“我爷爷说,他的爷爷是个佃农,只有一个儿子(我爷爷的爸爸),差点因为没钱娶媳妇断了香火,最后还是靠亲戚帮忙才娶到我奶奶。”   其实到了现代,虽然医疗、生活条件好了,“香火断绝” 的情况少了,但 “家族延续” 的逻辑没变。   现在很多年轻人选择不结婚、不生孩子,或者只生一个孩子,从长远来看,也可能导致未来的 “香火断绝”。不过和古代不同,现在的人更多是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家有族谱吗?能追溯到多少代祖先?如果知道自己的祖先是普通人,你还会觉得 “家族绵延” 是理所当然的吗?评论区聊聊,也希望大家能明白:能来到这个世界,能拥有现在的生活,已经是无数祖先努力的结果,不管香火是否延续,过好当下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0 阅读:102

评论列表

云和月

云和月

2
2025-10-11 18:44

其实现代每一个人,都是古代某一家族延续下来的,如果不是,难道是天上神仙下凡的吗?[滑稽笑][捂脸哭]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