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了! 2025年10月11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过去一周内,俄军对乌克兰军工企业、铁路和港口发动6次集群打击,其防空系统更宣称击落1719架乌军无人机,创下单周拦截纪录新高。 这个数字一抛出来,不少人都吓了一跳——一周1719架,平均每天差不多245架,这比之前俄军宣称的单日最高纪录还翻了快一倍。但稍微琢磨琢磨就会发现,这里面的水分可能比想象中还大。毕竟两个月前就出过类似的事,俄军说一天击落274架无人机,乌军那边却只认178架,近百架无人机凭空“消失”,当时就引发了一堆质疑。 先算算这数字背后的逻辑。有第三方机构统计过,土耳其给乌克兰供无人机的生产线,一个月满打满算也就出120架。就算加上其他国家援助的,乌军一周能凑出两百多架来损耗?这生产速度根本跟不上所谓的“击落量”。更有意思的是俄军的统计方法,他们是靠雷达侦测和碎片数量算的,经常把一架无人机的残骸当成好几架,这种统计方式本身就容易夸大数字。 再看那6次集群打击,听起来挺唬人,说打了军工企业、铁路和港口这些关键地方。可战场真相往往藏在卫星图里,之前就有过例子,俄军说炸了乌军的雷达站,结果卫星拍出来那地方还在正常运转。这次打击的效果也得打个问号,要是真把铁路和港口炸瘫了,乌军怎么还能在10月9号发动无人机袭击,甚至打到莫斯科周边去? 俄乌双方的战报早就成了“信息战”的一部分,数据打架是常有的事。俄军说摧毁了多少目标,乌军转头就说击退了进攻,两边统计偏差超过50%都不新鲜。就像这次的无人机,北约那边有监控数据,说乌东上空每天实际坠毁的无人机大概220架,就算一周全算上也才1540架,还没俄军宣称的单周击落数多,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俄军这么高调报数据,说白了就是打心理战。冲突都打了快四年,前线陷入僵持,不管是国内民众还是前线士兵,士气都需要提振。抛出个“拦截纪录新高”,既能显得自家防空系统厉害,又能暗示乌军在“穷兵黩武”、消耗巨大。可这种数据泡沫早晚会被戳破,之前就有过俄军因为轻信自己的炮击效果,没及时增援导致防线被突破的事。 乌克兰那边也没闲着,虽然没直接反驳无人机损失数,但用行动给出了回应。就在俄军宣布战绩的前两天,乌军的无人机还炸了俄罗斯的天然气处理厂和油库,导致俄燃料短缺率升到20%,前线物资运输都受了影响。要是真像俄军说的那样拦下了绝大多数无人机,这些袭击根本就不会发生。 外部势力的态度也很耐人寻味。欧盟刚拨了60亿欧元资助乌军,法国还在给乌提供专门打无人机的激光制导火箭弹,美国也在考虑送“战斧”导弹。要是乌军无人机真的损失惨重,这些国家恐怕不会这么痛快地加码援助。他们心里门儿清,战场数据掺了多少水分,真要做决策还得看卫星图、工业产能这些实在的东西。 现在再看俄军这波“捷报”,更像一场自导自演的宣传秀。真正的战场局势藏在库皮扬斯克的包围与反包围里,藏在能源设施的损毁与修复中,藏在双方士兵的真实伤亡数字里,而不是这些动辄上千的夸张统计。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乌俄冲突 俄罗斯军事战报 俄罗斯前线战报 俄罗斯军事动态 俄罗斯重大转变 俄罗斯全球新闻 乌现状
再打下去,俄罗斯就无法收场了!俄乌冲突,我们发现,俄罗斯经常大规模空袭,而乌克兰
【43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