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出生的林蛇母,共有100多名儿孙,可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她居然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坏习惯”,这么多年基本就没断过! 2025年元旦清晨,溪北村的老井水冒着薄雾。黄春风端着刚热好的猪油拌饭,走到母亲房门口。门没锁,推开门却见林蛇母老人安详地躺着。 她银白的长发散在枕头上,像覆了层薄霜。床头柜上,老花镜旁摆着叠得整齐的棉布帕子。 1915年,13岁的林蛇母在老宅学做闽南水饺。每天天没亮就起身,先把面揉得筋道才开始包。包完饺子必把灶台擦三遍,连锅沿都不留面渣。 母亲常说“爱干净的人,日子也清爽”,她记了一辈子。那时她就养成习惯,睡前要把第二天穿的衣服叠好。 1943年,林蛇母在灶台前熬猪油。熬好的猪油一定装在青花陶罐里,罐口擦得发亮。每次用猪油拌饭,都要撒半勺粗盐,不多也不少。 就算日子再难,她也坚持每天用热水擦身换衣裳。孩子们跟着她,也养成了勤洗手、摆好碗筷的习惯。 1960年,林蛇母的第七个孩子出生。她每天黎明就起,先去井边打两桶水倒进水缸。回来坐在屋檐下梳头,木梳从发根梳到发尾,从不打结。 中午饭后必坐在藤椅上歇半个时辰,晒晒太阳闭目养神。傍晚要把院子扫一遍,连落叶都要归拢到墙角堆着。 1998年,林蛇母第一次看不清井沿的石栏。但她仍坚持自己叠被子,边角要拉得平平整整。黄春风想帮她梳头,她却说“我摸着眼熟,能梳好”。 每天睡前,她会用温热的毛巾擦三遍手,才躺进被窝。就算看不见,她也能凭手感把枕头摆到床头正中。 2010年春节,家人在老宅摆了好几桌宴席。林蛇母坐在主位,吃饭时筷子从不碰别人碗里的菜。夹菜只夹自己面前的,吃完碗里的饭才会再添。 饭后她让孙辈把碗筷收走,自己则用帕子擦净嘴角。那天她还念叨“晚上要泡脚,不然睡不安稳”,从没落下。 2022年,林蛇母卧床后,仍要黄春风读报纸。听到村里的新鲜事,她会跟着笑,偶尔还插句话。每天早晚,她都要让黄春风帮她翻两次身,怕压坏皮肤。 就算行动不便,她也坚持让家人把假牙洗干净再给她戴上。她常说“人老了也要体面,不能邋遢过日子”。 2024年深秋,林蛇母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有天她突然说“想闻闻老榕树的味道”。黄春风推着轮椅,带她在院子里转了一圈。 回到房间后,她让黄春风下次煮猪油拌饭时多放粒盐。睡前她还不忘叮嘱“水缸要满,明天早上好用”。 2025年出殡那天,溪北村的村民都来了。有人说“林阿婆一辈子爱干净,日子过得规整”。送葬队伍经过老井时,黄春风停下来鞠了一躬。 墓前的猪油拌饭冒着热气,粗盐粒在阳光下闪着光。大家都记得,她那些坚持了一辈子的习惯,比岁月还清晰。 如今,溪北村的老井还在,井水依旧清冽。黄春风每天早上都会去井边打水,就像母亲还在时一样。家人聚会时,总会煮一锅猪油拌饭,也学着她的样子叠衣服。 老宅的灶台前,还摆着那只青花陶罐,擦得干干净净。风吹过老榕树,叶子沙沙响,像在延续她规整又温暖的日子。 主要信源:(鲁中晨报——123岁!福建最长寿老人林蛇母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