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澳大利亚突然宣布了 澳美签署关键矿产协议:定稀土最低价,投入12亿澳元建立战略储备。 此举被指是美国“对抗东方大国稀土”的翻版!可澳大利亚这条稀土龙,与东方大国相比,真的成本优势明显吗? 不见得。澳大利亚与美国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规定了稀土等关键矿产的最低价格,并承诺向美国投资12亿澳元,以建立自己的战略储备。 其实 成本决定市场:澳大利亚稀土项目成本东方大国高一倍以上,缺乏市场竞争力 此举被广泛解读为美国“对抗东方大国稀土”的又一版,但澳大利亚自己与东方大国相比,真的成本优势明显吗? 并不见得。现在开采稀土矿床,成本最低的是位于美国加州的芒廷帕斯,这是美国唯一在产的稀土矿,开采的是轻稀土碳酸盐,优势在于不需要冶炼分离这一冗杂工序(高纯度分离需要大量昂贵的化学试剂)。 但芒廷帕斯矿开采的碳酸盐也需要送往东方大国进行高纯度分离,因为美国在这一领域没有成熟的技术。 是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这条稀土龙与东方大国相比,最大的短板是技术,莱纳斯公司开采的稀土矿石需要送往马来西亚冶炼,而马来西亚依赖的是东方大国成熟的冶炼分离技术。 网友分析:虽然澳美试图通过政府补贴和价格机制构建独立供应链,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完全"去东方大国化"既不现实也不经济。 东方大国在稀土领域的技术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短期内难以被替代。 再说成本,澳大利亚的这条稀土龙,与东方大国相比,投资不算小,但与莱纳斯公司本身相比,却是高开低走。 如今莱纳斯公司面临着冶炼分离技术的瓶颈,其稀土项目开采成本至少要比东方大国同类项目高一倍,其冶炼分离成本也依赖于东方大国的技术合作。 这条稀土龙能否真正咬住东大国尾巴,还有待观察。 美国国防部最急迫的目标,是在2028年前实现所有关键军品所用的稀土来源于非东方大国,但苦于美国本土重稀土资源几乎为零,这条龙能走多远还未可知。 我觉得澳美想靠定最低价、建储备来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有点想当然了。 稀土这东西,真正值钱的不是矿,而是冶炼分离技术和全产业链能力。 东方大国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不是他们短期内能追上的。 澳大利亚和美国虽然有矿,但加工环节还是离不开东方大国,这说明光有资源没用,技术才是关键。 供应链安全应该建立在技术自主和国际合作的平衡上,而不是靠政治手段硬拼。 各位读者朋友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娃哈哈这波风波反转得也太快了!前几天刚传核心高管严学峰被立案审查紧接着港媒又说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