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毛主席一语道破日本侵华的真实原因!毛主席指出:日本之所以侵略中国最根本

韫晓生 2025-10-13 17:52:11

[中国赞]毛主席一语道破日本侵华的真实原因!毛主席指出:日本之所以侵略中国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中国,因为在日本军国主义眼中,中国是一个无组织无纪律的国家。   (信源:人民日报出版社——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南京保卫战中,14 万守军在日军面前如尘土般溃散,近 9 万官兵沦为战俘惨遭屠戮,城内民众在暴行下束手无策 —— 这组沉痛的数字,印证了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的深刻论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   这段被血与火镌刻的历史,揭开了近代中国屡遭欺凌的核心密码,更彰显了 “组织力” 对民族生存的决定性意义。   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早已在长期内耗中沦为一盘散沙。地主的重租盘剥、官府的苛捐杂税与军阀的强抓壮丁,像三座大山压得底层民众喘不过气。   在华北农村,有农户辛苦一年收获的粮食仅够缴纳地租,寒冬腊月只能以草根树皮充饥;西南军阀混战地区,百姓为躲避兵祸不得不拖家带口四处流浪,“活下去” 成为唯一的人生目标。   当生存都成奢望,民族大义、国家存亡便成了遥不可及的空话,民众各自为战,在苦难中挣扎却无力抱团反抗。   即便是被粉饰为 “黄金十年” 的民国时期,社会松散的本质从未改变。表面上上海的摩天楼拔地而起,实则农村早已衰败不堪。据史料记载,1930 年代的长江流域,因水利失修导致连年洪涝,千万农户流离失所,而军阀们仍在为争夺地盘混战不休。   此时的精英阶层虽有救国之心,却多困于小圈子改革:有的寄望于西方制度改良,有的专注于文化启蒙,却始终不愿触及 “组织民众” 这一核心。戊戌变法的昙花一现、辛亥革命后地方割据的延续,都印证了脱离群众基础的救国行动终将沦为 “一阵风”。   日本侵略者的野心,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土壤中滋生。他们通过情报勘察发现,中国军队派系林立、互不协作,民众对时局漠不关心,便认定这个国家 “易于征服”。1937 年日军全面侵华初期,凭借精良装备迅速占领大片领土,正是利用了中国社会的无组织弱点。   就像南京保卫战中,指挥官唐生智率先渡江逃离,“党国铁卫军” 将领桂永清弃军而走,十余万部队瞬间失去指挥,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这正是无组织状态的灾难性后果。   打破困局的钥匙,最终由毛泽东找到。青年时代的他便看清本质,放弃留法机会扎根中国大地,提出 “欲改造中国,必先做实地调查研究”,认定拯救民族的核心在于 “组织群众”。   在井冈山,红军深入乡村开展土地革命,把地主霸占的土地分给农民,让世代受压迫的民众第一次尝到 “当家作主” 的滋味;在延安,“减租减息” 政策落地生根,基层党组织深入每一个村落,建立起农会、妇救会等群众组织。   组织起来的力量瞬间迸发。河北冉庄村民在党组织带领下,齐心协力挖掘出纵横交错的地道网,用土枪土炮击退日军多次扫荡;山西吕梁的妇女们组成缝补队,昼夜不停为八路军赶制军装,儿童团员们则承担起放哨送信的任务。   正如列宁所言:“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当千万民众被纳入严密的组织体系,曾经的 “散沙” 便凝聚成无坚不摧的 “钢板”。淮海战役中,543 万民工推着独轮车奔赴前线,用双手筑起后勤保障线,这正是组织力创造的战争奇迹。   从近代苦难到如今崛起,历史印证 “组织力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如今,张家港市 35.6 万注册志愿者活跃基层,善港村退休党员组建服务队守护 “共享融合饭堂”,“善港妈妈” 关爱困境儿童助其重获希望,这些是 “组织群众” 优良传统的当代延续。   回望历史,日本侵华战争的失败,不仅是军事上的溃败,更是对中国民族凝聚力的误判;中国抗战的胜利,不仅是正义战胜邪恶,更是组织力战胜涣散的必然。   当一个民族真正实现组织起来,便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其前进的步伐,这便是那段峥嵘岁月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启示。

0 阅读:66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