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只是前戏,美国学者:中方还有一张王牌没打,特朗普无能为力。特朗普不改关税战下的试探之意后,我国选择主动出击扭转大国博弈的不利局面,成效很好。出台一系列反制措施后没多久特朗普就释放出明显缓和信号便是最好的例证,但这从侧面反映出的其实是我国手中还有除去稀土牌的其他王牌可用,而美国手中却无牌可打的尴尬窘境。 事实上,对于中美博弈哪一方占据上风和优势地位的认识已经横亘全球,即使是美国人也不例外。 据美国POLITICO网站,网站在本月11日刊登了一篇名为《美国想要达成贸易协议,而中方反而选择新开辟战线》的时评文章。 文章从我国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出发,洋洋洒洒几千字,分别从潜在/直接影响、应对政策和发出警告三大角度出发进行深入分析。 其中发出警告的部分可谓旁征博引十分突出,不仅引用了多位专家学者的话,而且分属于不同领域。 比如文章引用了曾在2012年至2018年期间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和商务部提供贸易建议,并且是乔治城大学教授马克·布施所言的“这里有一根胡萝卜,也有一根大棒”。 马克·布施还对这句话进行了解释:中国在暗示寻求同美国建立稳定供应链,不能仅仅只是现状下这般零碎的光景。 文章也引用了供应链咨询公司Tidalwave solutions的高级合伙人卡梅伦·约翰逊的话“相较于稀土出口管制而言,中国也在制药、生物技术或化学品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卡梅伦·约翰逊随后便发出严重警告:明天的中国可能会关闭我们的经济,而我们对此根本无能为力! 暂且不论我国会不会在后续打出除去稀土牌的其他牌,单单只看这一表态便不难发现,我国手中确实还有除去稀土牌之外的王牌没打。 两相对比之下,中美双方谁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可谓一目了然,这或许正是特朗普发出威胁后仅仅过去两天之间便突然变脸再度释放缓和信号的原因所在。 有分析人士曾以化工为例详细分析了为什么这张牌也算是我国手中紧紧握着的王牌:美国家庭常用药中的三种原料成分绝大多数都从我国进口。 例如布洛芬有90%来自我国,而印度虽然号称“原料药大国”,可用来生产活性药物成分所用到的原料竟然超过70%是从我国进口的。 这意味着印度撑起美国药品一片天的说法并不名副其实,反而在背后籍籍无名的我国才是最大功臣。 而化工制药领域当中的美国对我国产生的深度高度依赖仅仅只是一个缩影,还有其他更多领域也是如此。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打出稀土牌的目的意图全然在于警醒美国,而非真的要同美国完全脱钩。 毕竟经济全球化体制之下的我国经济实际和美国经济相挂钩,只要有一方陷入尴尬窘境之下,另一方就会受到莫大影响。 但中美之间的“相爱相杀”关系却自特朗普开启第一任期后便得到了长时间固定,这意味着中美逐渐脱钩的现状实际来源于领导人的个人意志。 不考虑客观实际而是始终活在想象里,特朗普用不断发起试探而后当即马上纠错,作出妥协让步选择以释放缓和信号的行为做法恰恰反向说明头重脚轻的“脑袋决策”不符合现实情况。 一言以蔽之,我国为美国的长期繁荣提供了大力支持,使得美国人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来自于远在大洋彼岸的物美价廉的我国产品,但美国却想要在现在翻脸,放下筷子骂娘。 这样又当又立的行为表现当然是没有道理的,要么美国自己意识到拒绝我国产品的后果代价是回到不再可以随便享受极大便利的时代,在统一全民意见后逐步推进,一起重返过去; 要么则是继续扩大共同合作的范围,以促使双方可以在双向奔赴之下再度共同获益,美国拿到想要的持续繁荣,我国则是始终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迅猛劲头。 不可能说特朗普想要重返过去,而无数美国民众却想要享受持续繁荣,这种割裂对立的立场不能同时上演,否则反复横跳下的先施压后缓和情形还会拥有在未来不断上演的可能性。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选择打出稀土牌而非极大影响其他实体行业王牌的情形下,特朗普即使想要站在无数美国民众的对立面也不被允许,稀土牌其实才是我国真正的王牌。 参考资料: 美贸易代表:对中方反击感到意外,想打电话被拒了|观察者网 美国想要达成贸易协议,中国反而开辟了一条新战线|美国POLITICO网站
特朗普扔出三个条件,要求我们答应!10月20日,根据外媒报道,特朗普星期天(10
【154评论】【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