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10月8日报道,广东肇庆一名大学本科男生,主动报名参军,一路顺利通过体检,如愿进入西藏陆军服兵役。可谁也没想到,他到了部队后,却因难以适应训练想退伍。即便部队多次耐心教育引导,他仍铁了心拒绝服兵役,还放话愿承担一切法律后果。之后,他被部队除名并退回原籍,被罚款29936元和6条处罚通知! (信源:央视新闻——拒服兵役被通报!黄某某,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广东肇庆鼎湖区的征兵通报里,记录着小黄人生中最沉重的一笔 “罚单”。这个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本科男生,数月前还因刷到征兵信息而热血沸腾,在寝室里当即提交了入伍申请。 彼时的他眼中,军人身份是无上的光荣,面对父母 “军营艰苦” 的叮嘱,他拍着胸脯承诺再难也能坚持。 顺利通过体检、政审与役前教育后,今年 3 月,小黄带着家人的期盼踏入西藏陆军某旅营区。可现实很快击碎了他的想象:高原地区的严苛训练、雷打不动的紧急集合、棱角分明的 “豆腐块” 被子,这些军营日常成了他难以承受的重压。 抵触情绪迅速蔓延,他开始消极怠训,屡次违反管理规定,即便部队指导员反复谈心、家人专程赶到军营劝说,仍挡不住他要离开的决心,甚至放言 “愿意承担一切法律后果”。 45 天的新兵适应期尚未结束,小黄就被部队按规定作除名处理并退回原籍。等待他的不是解脱,而是鼎湖区征兵办的严厉处罚:29936 元罚款、户口本永久标注“拒服兵役”、纳入严重失信名单、3年内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两年内禁止升学出国……6 项处罚如同 6 把锁,将他的人生选择权牢牢锁住。 小黄遭遇不是个案,近年征兵工作中类似“退兵闹剧”多次上演。江苏南通21岁小伙张浩,为参军提前半月调整作息备战体检,家人还拍“光荣参军”合影,然而到新兵连仅三天,就因受不了队列训练和紧急集合坚决要求退兵,最终被罚款5.2万元,考公资格也直接作废。 广西灵川的专科生周某更显执拗,入伍后先后递交 3 次退兵申请,即便兵役机关与亲属轮番劝导仍不改初衷,最终不仅被罚款 37160 元,还被限制信贷、经商办企业等多项权利,其拒服兵役的行为被通报至就读大学。 这些案例中的年轻人,都曾怀着对军营的憧憬报名,却在艰苦的考验面前败下阵来,将自愿签署的《依法服兵役承诺书》变成了一纸空文。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些拒服兵役者多为大学生群体。他们本应具备更强的责任意识,却因对军营生活缺乏真实认知,将入伍视为 “可试可退” 的体验。正如网友所言:“以为是报名参加夏令营,没想到是肩负国防义务,这认知偏差代价太大。” 小黄处罚通报发布后引发全网热议,“罚得好” 声音占主流。有网友算账指出,29936 元罚款对刚毕业学生不是小数,户口本上 “拒服兵役” 烙印惩罚更重,考公、进国企大门关闭,征信污点影响房贷车贷,且影响伴随一生。 “军人的荣光从来不是靠拍照发圈换来的,是在训练场摸爬滚打出来的”“既然承诺能扛住苦,就该为自己的话负责”,网友的评论直指核心。更多人强调,服兵役不是个人选择的 “自由项”,而是《兵役法》明确规定的公民义务,拒不履行就该付出代价。 人生路上的每一次选择都需审慎,尤其是像入伍这样关乎国防义务的重大决定,更不能凭 “头脑发热” 行事。正如鼎湖区征兵办在通报中强调的,处罚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他人:国防义务不容儿戏,任性退赛的代价,终将由自己买单。 如今,小黄的罚款已被依法追缴,户口本上的烙印无法抹去,他用亲身经历印证了 “一时冲动,一生后悔” 的道理。 这个案例也给所有适龄青年敲响警钟:若想追寻军人的荣光,必先做好扛起责任的准备;若没有坚守到底的决心,就别轻易触碰那份沉甸甸的承诺。毕竟,国防的长城,容不得半点 “任性” 的裂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