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1932年,马占山宣布向日本投降,顿时国内上下骂声一片,然而在受降仪式

韫晓生 2025-10-15 11:52:47

[中国赞]1932年,马占山宣布向日本投降,顿时国内上下骂声一片,然而在受降仪式上,马占山竟以不识字为由,拒绝在协议上签字!一个月后,他更是从日本人手里骗走2000万元!   (信源:百度百科——马占山)   1932 年 2 月,一则消息震惊全国:曾率部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江桥抗战英雄马占山,竟宣布向日军 “投降”。一时间,“叛徒”“汉奸” 的骂声铺天盖地,连昔日并肩作战的将士都与他决裂。   可谁也没想到,这场 “投降” 竟是精心策划的骗局 —— 在日军为他举办的受降仪式上,马占山抓起投降协议看了又看,猛地扔下笔,以 “大字不识一个” 为由拒绝签字,气得日军咬牙却无可奈何。   这一切的转折,要从一年前的江桥抗战说起。1931 年 “九一八” 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辽宁、吉林,兵锋直指黑龙江。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的马占山,成了东北抗敌的最后希望。   日军派特使清水八百带高官厚禄劝降马占山,马占山故意装傻,称 “借钱买炮打鬼子”,骂走清水。劝降不成,日军用飞机大炮猛攻江桥,马占山率部死守 15 天,以大刀长矛对抗日军先进武器,终因弹尽粮绝、无援撤退,但首次重创日军,“马占山” 成全国抗日精神符号。   可谁也没料到,1932 年春节刚过,马占山突然公开宣布 “归顺” 日伪政权,出任军政部长。消息传来,举国哗然。   东北抗日团体发电报声讨,普通百姓骂他 “忘恩负义”,连他身边的亲兵都忍不住质问:“将军忘了江桥上死难的弟兄了吗?” 日军则得意洋洋,以为驯服了这个最难缠的对手,特意办了场隆重的受降仪式,逼马占山签下投降协议,想把 “归顺” 钉死在纸上。   可马占山早有准备。仪式当天,他身着日伪军服却冷脸,接过协议查看许久,突然摔笔称自己是泥腿子,大字不识,签不了。   日军指挥官变脸威胁,马占山更硬气,起身要走,称若不信他就不当官,一拍两散。日军怕逼反马占山,只能打圆场,这场受降仪式成了笑话,没签字的“投降”不过是马占山演给日军的戏。   此后两个月,马占山彻底 “入戏”。他每天陪着日军军官喝酒玩乐,甚至主动送上好马表 “忠心”,把日军哄得放松警惕;暗地里却利用军政部长的职权,悄悄囤积物资:4000 万银钱、300 匹战马,还有足足 12 卡车的枪炮弹药,一批批通过秘密渠道运往黑河。   日军虽派人监视,却被他的 “顺从” 蒙骗,只当他是贪图富贵,压根没察觉这是一场更大的谋划。   1932 年 4 月,马占山等到机会,以“平定旧部叛乱”为由向被他收买的日军司令请命出征,获其同意。他带亲信部队和最后一批物资连夜赶往黑河,一到便通电全国,重新举起抗日大旗,组建东北救国抗日联军。   至此,全国人才明白,之前他的“投降”是缓兵之计,是为保存实力、骗取物资,对日军用了“兵不厌诈”之策。   得知被骗的日军气得发疯,立刻调集重兵围剿黑河。马占山带着用 “诈降” 换来的物资,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可部队经过江桥抗战和长期周旋,早已伤亡惨重,最终不得不退入苏联境内休整。   即便如此,他的壮举仍震撼了全国:用一场 “假投降” 换来大批军火,再率部重返战场,这份胆识与谋略,让无数人重新认识了这位抗日将领。   回溯马占山一生,他出身吉林公主岭贫苦少年,落草后投奉军,人生充满传奇。真正让他名留青史的是民族危亡时的选择:江桥抗战,明知装备悬殊仍死守;“诈降” 时,顶着骂名初心不改;即便被迫撤退,也为东北抗日积攒力量。   抗战胜利后,他响应共产党号召起义,为解放北平出力;新中国成立后病逝北京,走完忠肝义胆的一生。   如今再看 1932 年那场 “投降” 风波,我们更能明白:真正的英雄,从不是只会冲锋陷阵的莽夫,更有审时度势、忍辱负重的智慧。   马占山用 “拒签字” 的硬气、“装顺从” 的隐忍、“再抗日” 的决绝,诠释了什么是 “民族气节”—— 哪怕背负骂名,哪怕身陷险境,只要能为国家保存一丝希望,便不惜一切代价。这样的英雄故事,不该被遗忘;这样的民族精神,更该永远传承。

0 阅读:0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