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41年,日军包围渊子崖村,准备大开杀戒,但村里的312名村民却不甘坐

韫晓生 2025-10-16 15:52:31

[微风]1941年,日军包围渊子崖村,准备大开杀戒,但村里的312名村民却不甘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了联手,一起血战1000多名日军,打响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家园保卫战,最终,121头鬼子被击杀!   (信源:铁血渊子崖——“中华抗日第一村”的不屈保卫战)   那天清晨,村口的哨兵气喘吁吁跑回村:“鬼子来了!黑压压一片,快到村头了!”   村支书林凡义把全村人召集到打谷场,嗓门比寒风还硬:“咱渊子崖人,祖祖辈辈在这儿种地过日子,绝不能让鬼子烧了咱的房、杀了咱的人!今天就算拼了命,也得把这群畜生赶出去!”   话音刚落,村民们的呐喊声就盖过了风声,没人退缩,没人犹豫。   日军一开始没把村民放在眼里,端着枪慢悠悠往村里冲,还喊着 “投降不杀”。   可刚到村口,就被村民们设的障碍拦住——埋在土里的尖木桩、横在路中间的大车,还有泼了水冻成冰的路面。   没等鬼子反应过来,林凡义喊了声 “打!”,男人们举着铡刀、锄头就冲了上去,60 岁的林老汉跑得比小伙子还快,一锄头就砸在一个鬼子的肩上,鬼子惨叫着倒在地上。   当时村民手里几乎没有像样的武器,全是种地、做家务的工具,而日军有步枪、机枪,还有迫击炮,双方实力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可村民们靠的是 “不要命” 的狠劲,靠的是 “保卫家园” 的信念 —— 他们熟悉村里的每一条胡同、每一座院子,跟鬼子玩 “捉迷藏”,鬼子追进胡同,就从房顶上往下扔石头、砸瓦片;鬼子闯进院子,就从门后、灶房里突然冲出来,用菜刀、剪刀拼命。   有个叫林建华的年轻人,才 18 岁,手里握着一把磨得发亮的镰刀。   他看见鬼子要烧村里的祠堂,立马冲上去,镰刀划破了鬼子的胳膊,鬼子举枪要打他,旁边的村民林大叔扑过来抱住鬼子的腰,喊着 “建华快跑!”,自己却被鬼子的刺刀捅进了肚子。   林建华红着眼,回头又冲了上去,和其他村民一起,把那个鬼子活活打死。   妇女们也没闲着。王大娘把家里的锅碗瓢盆全砸了,碎片分给其他妇女,她们躲在门后、墙角,等鬼子经过,就突然扔出碎片,划伤鬼子的脸和手;还有的妇女抱着孩子,却不忘给男人们递水、递布条包扎伤口,甚至在鬼子靠近时,抱着孩子也要冲上去咬一口、挠一把。   战斗从清晨打到天黑,村里的血染红了雪地,房顶上的烟一直没停。日军没想到这个小村子这么难打,1000 多人的队伍,被 312 名村民打得晕头转向。   有个鬼子小队长想带队从村后突围,结果掉进了村民们早就挖好的陷阱,里面插满了尖木头,鬼子掉进去就没了动静。   天黑后,日军终于撑不住了,拖着尸体、抬着伤员狼狈地撤退了。村民们没敢放松,还在村口守了一夜,直到第二天确认鬼子真的走了,才敢瘫坐在地上。   后来清点人数,村民们牺牲了 147 人,而日军被打死 121 人 —— 这个数字,是用村民的命换来的,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段悲壮的故事。   村里的祠堂里,摆着牺牲村民的遗体,有的手里还攥着锄头,有的怀里还抱着没来得及递出去的布条。林凡义站在祠堂前,对着村民们说:“咱赢了,鬼子被咱打跑了,咱的家保住了!”   话没说完,就哭了 —— 他身边的兄弟、邻居,好多都没了。   后来,渊子崖村的这场战斗被称为 “中国农民抗日第一村”,村里还建了纪念碑,上面刻着牺牲村民的名字。   现在去渊子崖村,还能看到当年被鬼子打坏的祠堂门板,还能听到老人们讲起那场战斗:“那时候啊,没人怕死,就怕家没了……”   网友们知道这个故事后,都被深深震撼:“这才是中国人的血性!就算没武器,也绝不投降!”“312 人硬刚 1000 日军,太不容易了,每一个牺牲的村民都是英雄”“现在的好日子,都是当年这些英雄用命换来的,不能忘!”   还有人说:“要是我在那个年代,我也会跟他们一样,保卫自己的家!”   其实渊子崖村的战斗,不是个例。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有无数这样的村子、这样的村民,他们没有军装,没有武器,却凭着 “保卫家园” 的信念,跟鬼子拼命。   他们可能没留下名字,可能没人知道他们的故事,但他们都是英雄,都是中国的脊梁。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还知道哪些民间抗日的悲壮故事?看完渊子崖村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也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些英雄——记住他们的血性,记住他们的牺牲,更要记住:家园,是靠每一个人拼了命也要保卫的!

0 阅读:0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