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尸体下山要7万美元/具,目前珠峰上有340多具尸体,去年的春季又新增12具遗体。 珠峰的遗体难题和环境变差,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是好几件事叠加在一起的结果。 最核心的问题是登山商业化越来越厉害,超出了珠峰能承受的范围。 十年前尼泊尔每年只发大约300张登山许可证,2024年就涨到了421张。2025年旺季许可费涨价后,全年发的许可证数量,眼看就要摸到8000米级山峰的承载极限。 现在花三五万美元就能买个登山套餐,里面包含夏尔巴向导、氧气瓶和铺好的绳索,花钱登顶成了一种潮流。 但珠峰每年适合冲顶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天,大量登山者挤在这几天上山,导致海拔8000米以上的 关键路段特别堵。很多人把体力耗尽,最后倒在了下山的路上。 南坡和北坡的管理体系不一样,让问题更难解决。 南坡的尼泊尔把卖登山许可证当成重要收入来源,2024年光登山许可费就赚了590万美元,其中超过四分之三来自珠峰。 但他们花在运遗体、清垃圾上的钱却很少。 虽然尼泊尔规定登山者下山要带回8公斤垃圾,可对怎么处理遗体压根没提,也没设专门的处理基金。 而北坡中国西藏这边,要求登山者登记装备、下山时称重检查,还会定期集中清理,所以北坡的死亡人数和垃圾残留量,比南坡少很多。 想把遗体从高海拔地区运下来,技术上有很多限制,成本也特别高。 海拔8000米以上空气特别稀薄,只有海平面的30%。 普通直升机最多飞到6000米,就算是被称为高原之王的AS350B3直升机,也很难在8000米以上悬停。 2012年就有一架直升机在7200米救援时失控坠毁,机上3人都没了。 现在只能靠人力搬运,得6到8个夏尔巴人组队,还得带40个氧气瓶、轻量化的钛合金担架这些装备。 单是氧气瓶就要花近2万美元,再加上人力成本和风险补偿,总共得7万美元。 更特殊的是,夏尔巴人有不能碰尸体的文化禁忌,就算有人愿意干,还得额外给风险红包。 珠峰的困境,本质上是人类对自然不够敬畏、规则有漏洞导致的。 这座山从来不是能随便征服的商品,而是需要严守边界的生命禁区。 要解决问题,关键得靠科学的治理体系。 340具遗体和140吨垃圾,是珠峰给人类的严肃提醒:探险精神值得尊重,但不能为了实现梦想, 就牺牲生命、破坏生态。当登山者踩着遗体路标冲顶时,所谓的成功早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这座世界最高峰,本该是人类敬畏自然的象征,而不是被商业化过度消耗的露天坟场。 你觉得该怎么平衡珠峰的探险价值和生态保护?对于遗体处置的专项基金制度,是不是值得全面推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一个彝族大姐失踪了四天四夜,各种方式找也找不到,无人机也出动,一点线索都没有,家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