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巴沙尔 当大帝与朱拉尼握手的那一刻 正式宣布巴沙尔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南琴聊文化 2025-10-17 11:46:00

再见了,巴沙尔 当大帝与朱拉尼握手的那一刻 正式宣布巴沙尔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2025年10月15日,叙利亚过渡政府总统艾哈迈德·沙拉第一次正式访问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见到了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 两人一谈就是重启双边关系、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既有利益,还有重建合作这些事。 从大帝和沙拉握手的那一刻起,巴沙尔就成了历史名词。 毕竟早在2024年底,叙利亚国内就变了天。 长期掌权的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倒台,艾哈迈德·沙拉带着他的过渡政府接了班。 阿萨德和家人在政权垮台后,还被送到俄罗斯得到了庇护。 之后一年多,叙利亚新政府一直忙着搞外交,就是想打破孤立的局面,争取其他国家的承认和援助。 这次和俄罗斯的会晤,也标志着阿萨德政权倒台、过渡政府上台后,叙俄关系进入了新的务实对话阶段。 叙利亚打了这么多年仗,基础设施毁得差不多了,要重建就得有资金、技术,还得有政治保障。 俄罗斯之前在能源、军事、港口这些领域一直参与叙利亚事务,现在重新合作,能给叙利亚带来实际的维修支持、投资,还能做安全方面的交换。 对俄罗斯来说,叙利亚在中东的战略位置,还有地中海的军用接口,长期来看都有价值。 就算之前支持过阿萨德,现在为了保住自己的战略存在,也得灵活应对,和新政府打交道。 关键是俄罗斯在乌克兰冲突里投入不少,军事和财政资源长期被消耗,能用于其他外部战场的选择变少了。 与其把全部政治资本都耗在阿萨德这个不断内耗的盟友身上,不如和新政府谈判,保住最基本的战略利益,也让自己撤退的成本更合理。 而沙拉上台后,最需要的就是其他国家承认自己、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还要吸引重建资金。 和俄罗斯和解,对内能让民众看到外交上的突破,对外也能释放国家稳定的信号。 对新政府来说,这是从打赢仗转向建国家秩序必须走的一步。 历史的转折往往不是一下子爆发的大事,而是像这种看似务实的握手细节,引发的一连串反应。 2025年10月15日的克里姆林宫会谈,不只是叙利亚从战争转向国家治理的一个节点,也是大国在资源有限、政治现实下做的权衡。 谁能得到好处、谁要做出妥协、哪些历史责任会被记住或遗忘,这些都得在未来几年慢慢才能看清。 你怎么看?国家利益和正义追责能不能同时兼顾?叙利亚重建该把什么原则放在第一位? 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让讨论不只是转发和发表情包。

0 阅读:62
南琴聊文化

南琴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