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巨头阿斯麦刚发布的三季度财报里还在唱高调,说靠着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公司业务势头特别猛,不管是智能手机用的先进逻辑芯片。 还是AI数据中心需要的高端存储芯片,都在往更多客户那边拓展,三季度光新增订单就有54亿欧元,其中36亿还是高端的EUV光刻机订单,CEO傅恪礼甚至放话,到2030年营收有望冲到600亿欧元。 可话锋一转就露了怯,傅恪礼直言不讳:预计2026年中国客户的需求,还有我们在华的净销售额,都会出现大幅下滑。这话听着是说中国市场不行了,可明眼人都清楚,根本不是中国不需要光刻机了,是西方自己把路走窄了,现在终于尝到苦头了。 这事儿的根子还是在美国和荷兰搞的出口管制。去年9月荷兰就跟着美国限制阿斯麦出口NXT:2000系列以上的DUV光刻机,今年9月更过分,直接把之前还能卖的浸润式DUV也加进了管制名单,要出口必须先拿许可,摆明了就是冲着中国市场来的。 美国那边更积极,前脚刚更新出口规则收紧技术管制,后脚荷兰的新政策就用上了美国的措辞,这胁迫的意味简直藏都藏不住。 他们忘了中国市场有多重要。 2023年中国大陆占阿斯麦光刻系统销售额的29%,比前一年翻了一倍还多,到2024年一季度更夸张,直接冲到49%,超过了中国台湾和韩国,成了阿斯麦名副其实的“顶流市场”。 要知道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里,中国连续四年都是第一,2023年规模342亿美元,光光刻机进口就花了87.4亿美元,其中83%都来自荷兰。这么大块蛋糕突然被自己的政策卡住,阿斯麦哪儿扛得住? 市场早就给出反应了。 9月荷兰刚宣布扩大管制,阿斯麦股价当天就跌了超5%,从7月到现在累计跌了快30%,瑞银直接把股票评级从“买入”改成“中性”,说未来几年的收益增速要从之前的24%砍到13%。 这还只是开始,之前阿斯麦CFO预估2024年管制会让中国市场销售额降10%到15%,现在直接预警2026年“大幅下滑”,显然是看到了管制的真实杀伤力远超预期。 更让西方慌的是,中国没坐等着被卡脖子。8月份刚传出消息,中国首台国产商业化电子束光刻机“羲之”已经进了客户现场测试,精度能到0.6纳米,线宽8纳米,不用传统掩膜版就能在硅基上“手写”电路,专门攻坚量子芯片和新型半导体研发,这可是被业内称为“量子芯片刻刀”的关键设备。 不光是高端领域,中低端芯片的国产替代早就动起来了,2023年中国芯片进口额比2021年少了近20%,2025年上半年芯片产量直接涨了28.9%,除了极少数高端芯片,大部分都能自己造了。 阿斯麦前任CEO温宁克之前就警告过,“要是不分享技术,中国就会自己研究”,现在这话可不就应验了吗?傅恪礼嘴上说AI业务能撑住,2026年总销售额不会低于2025年,暗地里却在赶紧推新技术救场。 刚发运了首款先进封装光刻机TWINSCAN XT:260,说生产效率能翻4倍,还拉着Mistral AI搞合作,想靠人工智能优化设备性能挽回市场。可这些花活哪儿能填补中国市场的缺口? 说到底,西方这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为了帮美国维护霸权,荷兰硬着头皮扩大管制,结果先伤了自己的龙头企业。阿斯麦一边被迫放弃中国这个大市场,一边还要看着中国自主技术不断突破,未来连成熟制程的生意都可能被抢光,能不急吗? 中国商务部早就说了,这种做法既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又损害企业正当权益,纯属伤人伤己。现在阿斯麦的预警就是最实在的信号,再这么折腾下去,滞销的光刻机只会越来越多,最后急的恐怕就不只是阿斯麦一家了。
光刻机巨头自食苦果!阿斯麦预警中国市场断崖式下滑,谁在砸自己的饭碗?
文史资鉴堂
2025-10-17 12:04:52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