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年迈的郭子仪正抱着美妾作乐,突然有下人禀报说卢杞求见。郭子仪大惊失色,赶忙放下怀中的美妾:“快!快!家里的女眷都躲起来,没我的命令谁都不许出来。”有人在事后问他:“您位高权重,为何怕一个小小的卢杞啊?”
郭子仪说:“你看那卢杞长得奇丑,又心胸狭隘,若是女人见了他,必会露出鄙夷的目光,若是嘲笑他肯定会被记恨,他将来大权在握的时候,我们家族一个都别想活。”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郭子仪看人的眼光很准。卢杞虽然做人品行不好,但是颇有才华,郭子仪认为他将来一定会做高官。
郭子仪让女眷都躲了起来,卢杞来做客的时候看到郭子仪非常尊重自己,没有丝毫的鄙夷,不禁心生好感。两人聊得非常愉快,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转眼要天黑了。卢杞准备回家,郭子仪拉住他的手不让走,让下人准备了一大桌好酒好菜,将卢杞招待得非常满意。
果然,卢杞在之后平步青云,一路做到了宰相。而卢杞成为高官后,立马开始打压异己,不顺从他的人一定要致于死地。唯独郭家,卢杞不仅没有打压,还处处保护。
《新唐书》中记载,卢杞"体陋甚,鬼貌蓝色",可见确实是丑,老翔认为卢杞的心胸狭隘不仅是先天的因素,还因为后天经常被别人鄙视,心理发生扭曲,一旦自己得势便想报复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
当时杨炎和卢杞官职一样,但杨炎觉得卢杞长得太丑又没啥本事,卢杞就记恨上他了,便趁机陷害,杨炎被贬到崖州。
就连大英雄、大书法家颜真卿也被卢杞所害。大家对颜真卿的印象肯定是字写得好,实际他还是一个将帅,是安禄山造反时召集二十万大军拼死抵抗的十七郡盟主。因为为人太过正直,他不止一次受到排挤。
杨国忠当政时,他怼杨国忠,被打贬到平原郡当太守;李辅国当政,他又怼李辅国,被贬为蓬州刺史。见一个怼一个,杨炎、卢杞陆续当政时也不例外。
卢杞也准备将颜真卿贬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没想到颜真卿心中愤愤不平,要为自己讨个公道,便上门去说理。人在辉煌的时候,最怕别人提起他的丑事,而颜真卿显然不明白这个道理。
他对卢杞说:“当年令尊被安禄山所杀,头颅到我这里的时候,是我用舌头舔干净了他脸上的血。如今你居然恩将仇报这样对我,你还有没有良心?”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卢杞也是个场面人,虽然心中愤恨却没有表现出来,他立马向颜真卿低头认错,但心中恨不得将颜真卿千刀万剐。
当李希烈起兵造反时,卢杞向皇帝建议派颜真卿前去招安:“陛下,颜老如此有威望,若让他去宣谕圣旨,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平定叛乱。”此时的颜真卿已经70多岁了,谁都知道此行是有来无回,但颜真卿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结果如我们所料,最终被李希烈害死。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这个道理颜真卿不懂,而且他偏偏得罪的都是当权的小人。同朝为官,郭子仪就深谙此道,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他都能将关系处理得非常融洽。藩镇叛臣田承嗣不跪皇帝,但是面对郭子仪却不敢不跪。
自古以来,功高震主还能够善终的人很少,而郭子仪做到了。公元这781年,郭子仪以81岁的高龄辞世。郭子仪不仅在战场上能立不世之功,在险恶的官场上也能全功保身。
不得不佩服郭子仪的处事智慧,他能屈能伸、懂得变通。正因为有这样的品质,他才能保全性命和富贵,在权利的巅峰屹立多年不倒,成为人人敬仰的汾阳王。
古诗有云:“身佩安危三十年,谗锋虽中节弥坚。古今多少功名在,谁得如公五福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