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引人不适!”甘肃兰州某医院当月门诊人数高达7577人,医院竟然发出喜报庆祝

周莉莉莉 2025-10-18 16:52:54

“极度引人不适!”甘肃兰州某医院当月门诊人数高达7577人,医院竟然发出喜报庆祝“再创佳绩”!这消息一出,立刻引发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有人怒了:救死扶伤的地方,怎么能变成“生意”秀?难道医院的“佳绩”就是靠不断吸引更多病人、不断增加门诊量来“冲刺”业绩?这样的做法,难免让人联想到“看病如买菜”,是不是把患者当成了流水线上的商品? 更有网友直指:医院的使命是救死扶伤,而不是追求数字的“辉煌”。一边是“再创佳绩”的喜报,一边是患者对医疗环境的担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人甚至说:“医院发喜报,难道是在比谁的门诊人数多?这不是把患者的生命健康当成了数字游戏。”这种“业绩导向”背后,折射出医疗行业的某些“盲点”和“迷失”。 而医院方面也迅速做出回应:表示这是新员工用词不当,误把“工作量”当成了“成绩”,把“喜报”发到了朋友圈。院方强调,医院的本意是激励团队士气,绝非商业化操作,更不是为了“盼着病人多来”。但这个回应似乎难以平息公众的疑虑——当“喜报”变成了“数字秀”,我们是否还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 这件事折射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在医疗行业,数字和业绩到底该如何平衡?在追求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又该如何避免变成“数字游戏”?更重要的是,公众的信任感又该如何建立?医院的“喜报”看似光鲜,实则隐藏着对医疗伦理的考验。 我们不得不反思:医疗的本质,是救死扶伤,是用生命守护生命,而不是为了追求“业绩数字”而失去初心。每一份“喜报”背后,都应该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希望未来的医院,能用真心换取患者的信任,用专业赢得尊重,而不是靠“数字秀”来吸引眼球。 这件事也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应保持一份理性和关注。不要被表面光鲜的“数字”迷了眼,要看到背后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毕竟,医疗行业的“佳绩”,应当是患者的康复和生命的延续,而不是一份“喜报”上的数字游戏。让我们共同期待,医疗行业回归初心,真正成为守护生命的圣殿。

0 阅读:1
周莉莉莉

周莉莉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