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么能聪明成这样?10月17日报道70后学霸夫妻从哈工大毕业后,没继续深造,也没随便找个工作,而是一咬牙跑去非洲,靠卖纸尿裤赚了32个亿,都要准备上市了! 10月11日,广州的秋阳里,加纳贸易部长的到访格外引人注目。 这位远道而来的部长直奔森大集团总部,只为和一家中国企业深谈投资合作。 这家企业旗下,藏着被称为“非洲纸尿裤之王”的乐舒适,而它的掌舵人,是一对从哈工大走出来的70后学霸夫妻。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家靠纸尿裤起家的公司,今年8月刚二次递表港交所冲击IPO,2024年营收已达4.54亿美元(约合32亿元人民币)。 这对夫妻究竟藏着怎样的智慧,能在非洲大陆把一片纸尿裤做成百亿生意? 故事的起点,藏在二十多年前的选择里。 沈延昌和杨艳娟从哈工大毕业后,本握着人人羡慕的“铁饭碗”:沈延昌在外企做高管,年薪几十万。 杨艳娟更成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副教授,站在高校讲台上教书育人。 可每天重复的会议和PPT,让两人总觉得“像颗高级螺丝钉,不知道自己到底创造了什么”。 1997年,沈延昌被公司派驻尼日利亚,这段沾满疟疾与汗水的经历,意外掀开了命运的新页。 在尼日利亚的超市里,他亲眼见过进口纸尿裤标价相当于当地家庭一周的生活费。 而更多妈妈只能用厚重的棉布,孩子闷得红屁股溃烂,洗尿布的水在盆里堆成小山。 这里缺好用又便宜的纸尿裤,这个念头像星火般烧起来。 2000年,夫妻俩咬咬牙辞了职,在广州租了个小办公室,从帮尼日利亚供应商采购货物起步,悄悄埋下创业的种子。 没人想到,这颗种子要在非洲的土壤里熬十几年才开花。 2009年,乐舒适作为森大集团的业务分部正式诞生,可初入非洲市场就撞了墙。 黑皮肤的妈妈们看着黄皮肤的陌生人递来的纸尿裤,眼神里全是怀疑。 沈延昌带着团队背起样品包,钻进尼日利亚的贫民窟和加纳的乡村,用蹩脚的当地语言加手势比划,把纸尿裤免费塞到妈妈们手里。 有位肯尼亚妈妈试用后专程找到他们,指着孩子干爽的屁股连连点头,这份口碑成了最有力的广告。 然而真正的考验在建厂时到来,2018年,为避开高额关税,夫妻俩决定在非洲本地生产,沈延昌彻底变了个人。 曾经坐办公室的高管,白天在工地和工人一起搬设备、拧螺丝,手掌磨出厚茧;晚上挤在临时板房里,对着设备图纸熬到深夜。 杨艳娟则一头扎进后勤堆里,跟当地政府谈政策、给工人做培训,肤色晒得和当地人没两样。 更关键的是产品改造,他们发现非洲宝宝体型壮实,就把腰围加宽2厘米;知道当地缺电没烘干机,就把吸水量提高30%,让一片纸尿裤能顶到天亮。 2024年,乐舒适的纸尿裤单片只卖8.29美分(约0.59元),比国际品牌便宜一半还多。 那些沾满汗水的试用装,慢慢长成了非洲市场的“硬通货”。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4年乐舒适在非洲婴儿纸尿裤和卫生巾市场销量双双登顶,份额分别达20.3%和15.6%,光是纸尿裤就卖了41亿片。 在加纳、肯尼亚等6个国家,货架上最显眼的永远是它的品牌。 业绩一路飙升:2022到2024年,净利润从0.18亿美元冲到0.95亿美元,增幅超五倍,即便是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仍保持15.5%的同比增长。 亮眼的业绩推着乐舒适踏上IPO之路,可这条路并不平坦。 2025年1月首次递表港交所后,因未及时更新财务数据,招股书在7月失效。 但夫妻俩没气馁,8月就带着最新数据二次递表,中金、中信证券等三大机构联合保荐,足见市场信心。 招股书里藏着隐忧:98.2%的收入来自非洲,2023年加纳塞地贬值让公司亏了1811万美元;宝洁等巨头也在非洲建厂,成本降了15%。 可加纳部长的到访给出了答案,该国启动“24小时经济计划”,承诺给乐舒适新厂税收优惠和土地支持,盼着它带动当地制造业。 如今站在IPO门前,这对夫妻的“聪明”终于有了答案。 不是靠投机取巧,而是把哈工大教的“解决问题”的学霸本事,用到了最接地气的地方。 研究宝宝体型调整产品,跟着工人拧螺丝降成本,蹲在村口听妈妈们的需求。 他们的工厂在非洲创造了1万个直接就业岗位,让上千万宝宝告别红屁股,更让“中国造”在异国他乡有了温度。 从放弃铁饭碗闯非洲,到带着32亿营收冲刺IPO,沈延昌和杨艳娟用二十年证明。 真正的聪明从不是走捷径,而是用知识啃硬骨头,让商业价值长出社会温度。 这片曾被视为“蛮荒”的土地上,他们种下的不仅是生意,更是中国企业出海最生动的样本。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2025-10-17发布:70后学霸夫妻非洲卖纸尿裤,年收入32亿元!二人毕业于哈工大,男方被派去非洲时发现是“生活用品荒漠”
饭桌上热气未散,夫妻争执突爆发。妻子拍筷怒斥丈夫:"别拿孩子绑着我,惹急了我就离
【4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