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老先生曾经聊过一个特别实在的话题:年轻人是该学物理还是数学?他的回答很有意思——这得看你觉得哪个领域更美、更吸引你。 他打了个比方:就像音乐家听几个音符就能认出是莫扎特还是贝多芬,物理学家或数学家读几页论文,也能认出这是柯西、高斯还是麦克斯韦的风格。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科学不是讲事实的吗?怎么还谈得上“风格”? 但杨先生认为,科学原理本身是有结构的,这个结构里藏着各种美妙之处。不同的人会被不同的美妙所吸引,自然就会走上不同的研究道路,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就好比欣赏风景,有人独爱山川的壮丽,有人沉醉于溪流的婉约——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心灵的共鸣。 他特别提到19世纪统计力学的发展,说那就像几位大师合奏的交响乐。麦克斯韦、波耳兹曼和吉布斯每个人都在同一个领域里奏出了独特的旋律。 所以啊,选物理还是数学,真不用太纠结。关键是你读到哪方面的内容时会心跳加速,琢磨哪个问题时会废寝忘食。那种让你忍不住想深究下去的魅力,才是最重要的指南针。毕竟,真正的探索从来都是发自内心的向往,而不是权衡利弊的选择。
物理竞赛生最后大部分都选了计算机专业,而数学竞赛生大部分都选了数学专业,物理
【1评论】【1点赞】
信任自然可求真
将物质(作用)力瞎编成场力,将物质动瞎编成波动,表象冒充本体/知识,胡编一堆公式,骗术无底洞。害死人!拼命鼓吹骗子,是真爱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