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0月1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提交2026年预算草案时,当着所有会员国的面,几乎是摊牌了:如果大家再这么拖着不交会费,联合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物业公司”,可能真的要破产了。 这话说得相当重,也相当无奈。要知道,联合国的钱,全靠193个成员国凑份子,就像街坊邻居一起凑钱办社区公共事务,家家户户按照经济实力,家境好的多拿点,家境差的少拿点,这本是早就定好的规矩。可现在,这个规矩快执行不下去了。 古特雷斯的这番“哭穷”,并不是第一次了,但这次似乎格外紧急。联合国的财政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常规预算,用来支付秘书处员工的工资、纽约总部的电费水费这些日常开销;另一块是维和预算,专门用来支持全球各地的维和行动。 这两笔钱,都是成员国按一个叫“会费分摊比额”的东西来出的。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分摊的比例最高,常年占到22%左右,其次是中国,现在大约是15%。 这本是一个清晰的账本,但问题就出在,有些“大户”邻居,交钱特别不积极。 这里面,最扎眼的莫过于美国。作为分摊比例最高的国家,美国也是拖欠会费最严重的“老赖”。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早已不是简单的“忘了交”或者“没钱交”。 美国国内的一些政客,长期以来就把联合国会费当作一张政治牌来打。他们对联合国的某些决议不满,觉得联合国“不听话”,或者认为维和行动花了美国纳税人的钱却没给美国带来好处,于是就故意扣着会费不放,试图用这种方式来要挟联合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改革。 这种把国内政治凌驾于国际义务之上的做法,让联合国头疼不已。你想想,一个小区里,最有钱的那户人家总以“对物业服务不满意”为由拒交物业费,这小区还能正常运转吗? 更麻烦的是,美国的这种“赖账”行为,还产生了极坏的示范效应。一些国家看到“带头大哥”都这么干,也开始有样学样。有的国家是因为自身经济困难,实在拿不出钱;但也有一些国家,是出于政治原因,用拖欠会费来表达对联合国某些决定的不满。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大户不交钱,联合国就没钱办事;办不成事,更多国家就觉得联合国没用,更不愿意交钱。古特雷斯站出来喊话,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 那么,联合国真的“破产”了,会怎么样?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全球各地的维和部队可能发不出工资,甚至面临断粮断供的窘境。 那些在战乱地区维持脆弱和平的蓝盔士兵,他们的存在可能是无数平民百姓的生命线。一旦维和行动瘫痪,后果不堪设想。 同样,联合国难民署、世界粮食计划署这些人道主义机构,也会因为资金短缺而无法向饥荒和战乱的受害者提供食物和药品。这意味着,联合国破产的代价,最终会由全世界最脆弱、最需要帮助的一群人来承担。 这背后,其实折射出一个更深层次的危机,那就是全球多边主义体系的信任崩塌。联合国这个机构,本身就是二战后为了避免世界大战重演而建立的,它的核心精神就是合作与协商。 但现在,一些大国似乎越来越不信任这个平台,更倾向于单打独斗或者拉小圈子。它们把联合国看作是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有用的时候就拿来用一下,没用的时候就晾在一边,甚至故意使绊子。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正在掏空联合国存在的根基。 有意思的是,就在美国等一些国家拖欠会费的同时,中国作为第二大出资国,近年来一直保持着按时足额缴纳会费的记录。这其中的对比非常鲜明。 一方面,这体现了中国对多边主义和国际秩序的承诺;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无声的姿态。当你在抱怨一个机构效率低下的时候,你是选择撤资让它自生自灭,还是选择投入资源去帮助它改革和进步?不同的选择,背后是不同的责任感和世界观。中国的做法,无疑是在向世界展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与美国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照。 古特雷斯的警告,像是一记警钟,敲给所有成员国听。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钱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于选择的问题。我们是选择继续维护这个虽然不完美、但却是目前唯一能够将全世界193个国家聚在一起对话的平台,还是任由它在猜忌和拖欠中逐渐失能、最终垮掉? 如果联合国真的倒下了,谁来填补这个真空?世界会因此变得更好,还是更加混乱和无序?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当联合国秘书长需要像乞丐一样公开乞求经费时,这个世界的确出了大问题。对于联合国的困境和未来,你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思考。
别再以为人口问题只是中国自己的“家务事”了。这回,联合国直接把它拉上了“全球挑战
【216评论】【142点赞】